




热电偶工作原理是什么?
1818年前后,塞贝克返回柏林大学,***开展研究活动,主要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时对钢铁的磁化。当时,阿雷格(Arago)和大卫(D***y)才发现电流对钢铁的磁化效应,贝塞克对不同金属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发现了磁化的炽热的铁的不规则反应,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磁滞现象。在此期间,塞贝克还曾研究过光致发光、太阳光谱不同波段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偏振,以及电流的磁特性等等。
1820年代初期,塞贝克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电流与热的关系。1821年,塞贝克将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连接在一起,一体化热电偶采购,构成一个电流回路。他将两条导线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结点,他突然发现,如果把其中的一个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而另一个结保持低温的话,电路周围存在磁场。他实在不敢相信,热量施加于两种金属构成的一个结时会有电生,这只能用热磁电流或热磁现象来解释他的发现。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时间(18222~1823),塞贝克将他的持续观察报告给普鲁士科学学会,把这一发现描述为“温差导致的金属磁化”。
赛贝壳的实验仪器,承德一体化热电偶,加热其中一端时,指针转动,说明导线产生了磁场
塞贝克确实已经发现了热电效应,但他却做出了错误的解释: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的原因,是温度梯度导致金属在一定方向上被磁化,而非形成了电流。科学学会认为,这种现象是因为温度梯度导致了电流,继而在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对于这样的解释,塞贝克十分恼火,他反驳说,科学家们的眼睛让奥斯特(电磁学的先驱)的经验给蒙住了,所以他们只会用“磁场由电生”的理论去解释,而想不到还有别的解释。但是,塞贝克自己却难以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将电路切断,温度梯度并未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所以,多数人都认可热电效应的观点,后来也就这样被确定下来了。(来自: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网站,陈忠民译)
热电偶存在哪些使用误差
热电偶存在哪些使用误差?
1、热阻误差
在高温时,如保护管上存在一层煤灰,尘埃附在上面的话,其热阻会增加,一体化热电偶定做,阻碍热量的传导,这时温度示值肯定比被测温度的真实值要低。因此,天津一体化热电偶,应保持热电偶保护管外部清洁情况,以减小误差。
2、绝缘变差而引入的误差
如果热电偶绝缘了,保护管和拉线板污垢或盐渣过多,会导致热电偶极间与炉壁间出现绝缘不良的情况,在高温下更为严重,这不仅会引起热电势的损耗而且还会引入干扰,因此,引起的误差有时可以达到100度。
铠装热电偶测量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1.插入深度的影响:
(1)测温点的选择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即测温点的选择是重要的,测温点的位置,对于生产工艺过程而言,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否则将失去测量与控制的意义。
(2)插入深度热电偶插入被测场所时,沿着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将产生热流。当环境温度低时就会有热损失。致使热电偶与被测对象的温度不一致而产生测温误差。对于工程测温,其插入深度还与测量对象是静止或流动等状态有关,如流动的液体或高速气流温度的测量,插入深度可以浅一些,具体数值应由试验确定。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减少测量误差,延长热电偶使用寿命,要求使用者不仅应具备仪表方面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应具有物理、化学及材料等多方面知识。
天津一体化热电偶-承德一体化热电偶-昊泰电热厂家由天津昊泰电热元器件有限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天津昊泰电热元器件有限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电热设备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