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发热发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本文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原因,希望能在您使用电机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轴承工作不正常
轴承工作是否正常可凭听觉及温度经验来判断。可用手或温度计检测轴承端判断其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也可用听棒(铜棒)接触轴承盒,若听到冲击声,就表示可能有一只或几只滚珠轧碎,如果听到有咝咝声,那就是表示轴承的润滑油不足,电机应在运行3,000小时~5,000小时左右换一次润滑脂。
2、电源电压偏高,励磁电流增大
过高电压会危及电机绝缘,使其有被击穿的***。电源电压过低时,电磁转矩就会降低,如果负载转距没有减小,转子转数过低,这时转差率增大会造成电机过载而发热,长时间过载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即一相电压偏高或偏低时,会导致某相电流过大,电机发热,同时转距减小会发出“嗡嗡”声,时间长了会损坏绕组。

电机的五种启动方式
3、Y-Δ启动
对于正常运行的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法的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来说,如果在启动时将定子绕组接成星形,待启动完毕后再接成三角形,就可以降低启动电流,减轻它对电网的冲击。这样的启动方式称为星三角减压启动,或简称为星三角启动(Y-Δ 启动)。采用星三角启动时,启动电流只是原来按三角形接法直接启动时的1/3。如果直接启动时的启动电流以6~7Ie 计,则在星三角启动时,启动电流才2~2.3 倍。这就是说采用星三角启动时,启动转矩也降为原来按三角形接法直接启动时的1/3。适用于无载或者轻载启动的场合。并且同任何别的减压启动器相比较,其结构,价格也便宜。除此之外,星三角启动方式还有一个优点,即当负载较轻时,可以让电动机在星形接法下运行。此时,额定转矩与负载可以匹配,这样能使电动机的效率有所提高,并因之节约了电力消耗。

电机的端盖拆卸方法如下:
电机的端盖拆卸方法如下:
1、为避免装配时弄错,拆卸端盖前应在机壳与端盖接缝处做好标记。
2、拆卸滑动轴承端盖前,应先放出润滑脂(油),并将油环提起、绑好。
3、对于滑环或换向器电机,应取出或提起、绑牢电刷,并做好刷架位置标记,注意拆卸时不能碰伤电刷及提升装置。
4、对于负载端装有滚柱轴承的电机,应先拆卸非负载端。
5、一般小型电机只需拆风扇侧的端盖,先拆下端盖上的螺钉,之后将转子、端盖、轴承盖及风扇一起抽出。
6、对于大中型电机,由于转子较重,需拆卸两侧端盖。拆卸两面式端盖时,先松开上盖螺钉,再拧松下盖螺钉,然后揭开上盖,撬开后卸下上瓦,取出油环,拿下下瓦,卸下下盖。为便于装配,拆卸时应标记好负载端及非负载端。
7、拆卸滚动轴承端盖时,应先拆小盖,之后拆除大盖螺钉,卸下大盖。
8、为防止定子、转子相碰损伤,拆下端盖后应在气隙中垫上绝缘纸板。
9、拆下的小零件应存放在的零件箱内,并将每组零件按原样装配在一起,以便于总装配。
电机转子抽出方法取决于转子的结构、重量及修理现场所用的起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