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工造型宣德炉真品铸工质量平均,精品铸工相当精。伪品铸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铸工粗糙。造型以古雅浑厚为上,有耳足的比无耳足的要好,铸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径8-12厘米的炉常见,属于小号;径15厘米左右的炉是中号,数量比小号少,但价值比小号高;而径大于20厘米的炉是大号,工艺精者稀见,价值也很高。在同样尺寸的情况下,炉越重价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炉,径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达7斤,是该尺寸铜炉中的超重量级选手,价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数倍















明代 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 红铜,责成宫廷御匠 吕震和工部侍郎 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 柴窑、 汝窑、 官窑、哥窑、 钧窑、 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 宣和博古图录》《 考古图》等 史籍,设计和监制 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 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