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坑监测工程
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交监测日报、阶段性监测报告。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总结报告,基坑监测工程,报告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
2)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
3)采用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
4)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
5)监测结果评价。
基坑周围地表竖向位移、裂缝、地面超载状况
1)监测周期:
全过程。
2)测点数量
每一边不少于2点,且每20米不少于1点,每一基坑不少于8点。
3)测点的布置
应设置在基坑深度的1-3倍的范围,在基坑纵横轴线或有代表性的位置由密到疏布置测点。
4)监测方法及精度
观测检查或仪器测量检查,肇庆基坑监测工程,精度不小于1mm。总体裂缝采用目测,单个裂缝采用裂缝观测仪观测,读数不低于0. 1 mm。
5)监测频率
1次/2天。

基坑监测范围怎么确定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3.0.2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对监测范围、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监测频率和监测预警值等做出规定。
3.0.8基坑工程监测范围应根据基坑设计深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以及支护结构类型、施工工法等综合确定;采用施工降水时,尚应考虑降水及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采用开挖时,振动的监测范围应根据现行《安全规程》GB?6722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揭阳基坑监测工程,通过试验确定。基坑监测工程
施工工况包括:(1)土质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一致;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临时边坡、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4)四周超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基坑监测工程
基坑监测发现问题如何处理?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报警,并应通知有关各方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2)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3)基坑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出现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4)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地下裂缝、地面下陷;(5)基坑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6)冻土基坑经受冻融循环时,珠海基坑监测工程,基坑周边土体温度显著上升,发生明显的冻融变形;(7)出现其他***需要报警的情况。
坑外地下水位、坑内地下水及基坑渗漏水状况
1)监测周期:
降水过程。
2)测点数量
每边不少于1点。
3)测点的布置
坑内地下水位的观测井(孔)在基坑每边中间和基坑***设置,埋深与降水井点相同。坑外地下水位观测井(孔)设置在止水帷幕以外,沿基坑周边布设。
4)监测方法及精度
通过水位观测井用水位计观测检查或测量检查。小读数值不大于10mm。
5)监测频率

肇庆基坑监测工程-基坑监测工程-中凯共创勘测(查看)由中凯共创勘测有限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中凯共创勘测有限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工程施工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