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与型壳焙烧质量有关型壳充分焙烧可以去除型壳中的水分、残留蜡料、皂化物、有机物和挥发物,房山区覆膜砂,以及型壳中残留的氯化铵硬化液和钠盐等。如果型壳中残留这些物质(见图2),就会在浇注时使金属液产生二次氧化,生成大量的气体或新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与型壳中的氧化物产生化学反应,易在铸件的表面上生成麻点缺陷。
(4)与粘结剂有关目前,熔模铸造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水玻璃、硅溶胶和硅酸乙酯水解液都属于酸性粘结剂,其共同特点是能生成酸性氧化物SiO2(即硅酸溶胶)。这种粘结剂适用于浇注碳素钢、铜和铝合金铸件,易溃散类覆膜砂,如果浇注钛、铬合金钢铸件时,就容易在铸件的表面上形成麻点缺陷。
铸铁件消失模铸造对铁液的一些要求
铁水质量对消失模铸铁件的影响较大,从浇注温度不当对消失模铸铁件缺陷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材质铸铁件对铁水质量的要求,分析了防止出现铸造缺陷的措施和调整方法。 消失模铸造由于泡塑模(白模)气化要消耗铁液热量,要求提高铁液浇注温度,为此必须对铁液熔炼进行适当调整,以便得到与砂型浇注一样或更优的铸件***。
1 提高浇注温度 铁液浇入型腔后,首先要使带有浇注系统的铸件白模(EPS,STMMA)气化、分解、裂解掉,为此浇注温度一般比砂型铸造提高30~50℃,对簿壁球铁件甚至提高至80 ℃。球铁浇注温度范围为: 1380~1480℃,灰铸铁为1 360~1 420℃,合金铸铁(铬系白口铁)为1 380~1 450℃。 提高浇注温度增加的热量应恰好消耗于烧掉白模,之后铁液温度应降低到砂型铸件的浇注温度,高强度低发气类覆膜砂,才得保证获得合格铸件,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依据本单位工艺,工艺设备等条件找出适合的浇注温度。







(3)选择合理的型壳焙烧工艺,并严格执行。
焙烧型壳的目的是从型壳中除去挥发性的物质(如残留的水分、盐分、模料等),进一步提高型壳的质量。生产中常采用的型壳焙烧工艺:温度为850~900C,时间为2~4h(时间与装炉量有关)。
型壳焙烧质量的好坏可以从型壳外观的颜色判断。如果型壳呈深***,则说明型壳中有较多的碳分,说明型壳焙烧不充分;如果型壳内表面或断面呈白色、粉白色或粉红色,则说明焙烧的质量好。
焙浇过的型壳应及时进行浇注。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在浇注前应再次进行烘焙(不是焙烧)。型壳不能多次焙烧,每焙烧一次,就会增加或加大型壳上的裂纹。







房山区覆膜砂-易溃散类覆膜砂-神通新材料(诚信商家)由承德神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房山区覆膜砂-易溃散类覆膜砂-神通新材料(诚信商家)是承德神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