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全站位
在吊装作业中,吊杆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区、导向滑轮钢绳三角区、快绳周围、站在斜拉的吊钩或导向滑轮受力方向等都是十分***的,一且发生***极不易躲开。所以,工作人员的站位非常重要,不但自己要时刻注意,还需要互相提醒、检查落实,以防不测。
2.正确认知吊索具安全系数
吊装作业中,工作人员无吊索具安全系数的正确认知,往往以不断为使用的依据,致使超重作业总是处在***状态。
3.拆除作业中一定要对遭遇的各种因素有预见性
比如:物件估重,切割的性,拆除件受挤压增加荷重,连接部位未经检查就强行起吊等。
4.失误性操作
吊装作业与很多施工不一样,涉及面大,经常使用不同单位、不同类型的吊车。日常操作习惯、性能、指挥信号的差异等因素很容易引发误操作,所以要特别谨慎。
5.对被吊物体绑扎一定要牢
高空吊装拆除时对被吊物要采取“锁”而不是“兜”;对被吊物的尖锐棱角要采取“垫”的措施。
6.滚筒缠绳不紧
大件吊装拆除,吊车或机动卷扬机滚筒上缠绕的钢绳排列较松,致使受大负荷的快绳勒进绳束,造成快绳剧烈抖动,极易失稳,结果经常出现继续作业***,吊车起重机,停又停不下来的尴尬局面。
7.临时吊鼻焊接不牢8.吊装工具或吊点选择不当9.滑轮、绳索选用不合理10.无载荷吊索具意外兜挂物体11.起重吊装施工方案与实际作业脱节12.空中悬吊物较长时间没有加封安全***绳13.工序交接不清或多单位施工工序平衡有漏洞14.施工忙于进度确认不够15.使用带有“毛病”的吊索具16.将麻绳当作安全绳17.未设警示区18.吊车长臂杆吊重物对“刹杆”考虑不周19.两车同抬翻转一件物品计重不准20.***区域作业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21.对气候影响考虑不足起重过程注意事项
1、 认真阅读并理解上述《操作指导》的前提下方可进行起重作业。
2、 作业前应遵循先支腿,后动臂的原则;收车时应遵循先收臂,后收腿的原则。
3、 抬起重臂前应先放下起重滑车,滑车与吊头至少保持1米距离,方可抬臂;如需伸出起重臂,应根据伸臂高度,先放起重滑车,再伸臂。动臂及放滑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滑车不能碰到吊头。
4、 起重操作应遵循平稳原则,司机应考虑到杠杆原理、惯性及风阻等因素对起重性能的影响。
5、 作业时严禁露出下数第二节臂上的***或红色安全警戒线。
6、 伸臂或缩臂时起重臂仰角应不低于70°。
7、 起重过程中,严禁带重物伸、缩大臂。
8、 起重作业完毕收车时,应先平稳把起重臂缩回,并平稳放在大臂支撑架上,然后再收回起重支腿,并把取力器分离,液压吊车,方可移动机械。
5. 吊臂制作精度不够制作吊臂时,如果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没有达到图纸要求,会造成小吊车吊臂间隙大小不均匀,吊臂伸缩过程时紧时松,从而引起吊臂伸缩抖动。排除方法:严格按图纸要求加工吊臂,吊车,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6. 吊臂滑块和滑道润滑不良若吊臂内部安装的尼龙滑块和滑道润滑不良,也会引起吊臂伸缩抖动。排除方法:定期检查滑块和滑道的润滑情况,及时涂抹润滑脂,以减轻伸缩阻力,预防吊臂抖动。
7. 吊臂设计不合理小吊车吊臂是靠液压缸和钢丝绳滑轮组以及液压缸头部安装的滑动小车带动伸缩的。在吊臂全部伸出时,吊车规格,滑动小车从马头臂(里面细的那节臂)退出;而在缩臂时,滑动小车则要进入马头臂。若马头臂后端左、右侧和底面没有设计导向板,或导向板的位置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滑动小车进、出马头臂时撞击马头臂后端,使吊臂产生剧烈抖动,同时伴随起升钢丝绳剧烈敲打基本臂现象。排除方法:在设计和加工吊臂时,马头臂后端应加装导向板并计算好位置,以便液压缸和滑动小车平缓地进、出马头臂,避免发生剧烈抖动。
液压吊车-吊车-鲁工(查看)由山东鲁工专用车有限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山东鲁工专用车有限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工程、建筑起重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