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田开发至中后期时,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阶段,开发成本增加,需对油井进行选层堵水作业以减少注入体系无效或低效循环,改善开发效果。由于三元复合驱后油藏环境复杂,常规封堵剂难以形成封堵,因此有必要开展适用于三元复合驱后油藏环境的封堵剂优选。针对三元复合驱后油藏环境开展不同类型封堵剂性能评价实验,分析温度、碱度、矿化度对成胶稳定性影响。进行不同封堵剂/三元采出液的混合液适应性评价,分析封堵剂浓度、三元采出液类别和封堵剂/三元采出液的配比方案对其性能的影响,并进行长期稳定性评价。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开展封堵剂流动性能、三元复合驱后封堵性能及残余油对成胶性能影响分析和评价。本文选取三种耐碱型封堵剂进行基本性能评价,当温度区间在35-65℃、p H值区间在7-12、矿化度区间在3888-10166mg/L范围时,三种封堵剂性能良好。

聚合物纳米微球封堵剂CQ-NSA性能研究
针对页岩储层纳米级孔缝封堵的问题,研究了水基钻井液聚合物纳米微球封堵剂CQ-NSA的分散性、封堵性与配伍性。通过超声分散,其粒度中径为82.14 nm;采用常规高速搅拌,钻井液处理,17.5%的颗粒仍保持纳米级分布。将CQ-NSA加入膨润土浆中,新城区钻井液,总颗粒中仍有6%的颗粒呈纳米级分布。CQ-NSA加量在1.0%~1.5%之间可以显著降低滤饼渗透率,钻井液振动筛,有效降低膨润土浆与体系配方的高温高压渗透封堵仪滤失量,表明CQ-NSA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流变性能分析结果表明,CQ-NSA加量不超过1.5%,对膨润土浆与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能影响不大,具有较好的配伍性能。该研究为页岩气水基钻井液用纳米封堵剂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针对层理和微裂缝发育的高温高压复杂井,从提高多尺度封堵效果和高温稳定性出发,研制了一种由的化学改性剂和磺化沥青、油溶性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以及酸酯共聚物等组成的抗高温油基钻井液封堵剂PF-MOSHIELD。该封堵剂粒径分布在1~189.02μm之间,热稳定性好,分解温度高达378℃,软化点为260℃,且能在油相中稳定分散。与传统的油基封堵剂相比,该封堵剂在压差的作用下挤入微裂缝,同时参与了"内滤饼"和"外滤饼"的形成,在高温下能对不同孔隙度的裂缝进行封堵,有效降低渗透滤失量和滤失速率。在南海海域WZ6-9、WZ12-1等区块井的应用表明,添加PF-MOSHIELD的钻井液体系流变稳定,电稳定性提高,减少页岩中孔隙压力传递效应,能够满足层理和微裂缝发育的硬脆性和破碎性地层井壁稳定要求。

中胜石油化工(图)-钻井液振动筛-新城区钻井液由胜利油田中胜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胜利油田中胜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化工产品这一领域倾注了诸多的热忱和热情,中胜石油化工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辉煌。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刘振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