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这些青铜礼器上面铸的铭辞、款识等文字称为钟鼎文。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一个中山国君王的墓中,通高51.1厘米,直径65.8厘米,顶盖及鼎腹部刻有铭文469个字,共刻有铭文77行,盖上2个字,腹部凸玄纹以上3个字,以下1个字。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1977年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现藏河北省研究所。












其他鼎 扁兽足鼎, 商代。1975年8月于江西省樟树市三桥乡横塘出土。通高29厘米,口径20厘米,重3.2千克。该鼎斜折沿,方唇,沿上有一对直竖耳,耳上名卧一虎。虎呲牙咧嘴,尾部上卷,身饰云雷纹。鼎身上下各饰一周圆圈纹,中部有三棱,以棱为中心饰三组由变体云雷纹组成的饕餮纹。三扁足呈变体兽形,卷尾似虎,突目、高冠,尖嘴似鸟,全身也饰云雷纹。类似造型的青铜鼎在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葬中多有发现,可见当时铸造数量之大,使用范围之广。现藏于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