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於中国古代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起源於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姓名和服罪之意写於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於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会」、「中元会」和「下元会」。
5.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的,有人以为其乃是由殷商时期的天神「帝」或「上帝」发展而来。在早期道教的《真灵位业图》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









[4]元始天尊,是道教“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开天辟地之神, 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元始天王。在“三清”之中位为尊,也是道教中的位尊神。《历代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根据道书的记载: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