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真空管选用到内部线路的设计旨趣,EAR显然不是个乖学生,常见的功率管如6550/KT88、300B、845、211,或者讯号管喜欢如ECC83/12AX7、ECC82/12AU7等,在 EAR机器上反而不多见。一方面这些常用管的价格不断被炒高,一些古董管甚至比机器本身还价高,二方面Tim有意展现他的不同见解,因此他反而偏好一些冷门电子管如 PL509、EF86、PCC88S等
一般音响公司的产品设计过程,是由营销与业务提出市场需求,再依据业务的建议设计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EAR不同,所有灵感都来源于Tim de Par***icini,虽然有工程师协助设计线路板,但从变压器的设计、试绕、机器的试做,Tim全程参与工作。Tim甚至还负责所有EAR产品的品管,每一部都要经过他认可后才能出厂。
Tim之所以采用自家胆机线路,就是为了解决传统胆机线路在音染、失真与低频控制力上的缺陷。他在推出EAR的创业作509单声道真空管后级时,就设计出Balanced Bridge线路,让这款后级在遭遇音箱负载阻抗降低时,依然可以维持稳定的功率输出以及大电流输出能力。这次评论的V12就继承了这项技术,关键在于采用了特别的输出变压器绕线结构,将初级绕线平均分配给功率管的屏极与阴极,并且在阴极的初级绕线施加适量负回授,藉此降低输出阻抗,提升线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