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清”的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是指天神所居住的三处圣境,即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此外,“三清”还是道家哲学“三一”的象征。《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它逐渐幻化生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生成天地万物。道家认为“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根据这个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体系中地位为尊贵。









三清[1],道教用语。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位于玉几下三宝景阳宫。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贡献道教中世界创造之初的大神来源道教三洞经书地位道教诸天界中者本质一种哲学思想的化身内容玉清、上清、太清中文名三清












。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化之尊,无名可宗,强名曰天尊,盖世人尊之如天,仰之则弥高,攀之则无阶,杳杳冥冥……生万物而不为主宰,御万化而不为言,故曰天尊也。”《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元始天王纪》云:“元始天王禀天自然之胤,结形未沌之霞,托体虚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际。时玄景未分,天光冥远,浩漫太虚,积七千余劫,天朗气清,二晖缰络,玄云紫盖映其首,六气之电翼其真……进登金阙,受号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元皇位在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总之,从两晋到南北朝时,元始天尊已逐步驾临于太上老君之上,成为道教一位高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