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存在法制化不健全、监管不力、多头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汽车产品信息管理系统,报废汽车、拼装车、再使用零部件质量等方面***不到位,脱离市场现实环境,可执行性差,对约束目前报废汽车回收领域的乱象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致使大量报废汽车体外循环回收困难。
打击报废车产业链,必须要有整治地方黑色利益链的决心,更需要***在此方面的投入,扶持回收企业的技术革新,提高回收汽车的补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消灭报废车上的暴利。此外,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强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办法并执行到位,还要打破原有畸形的产业链,使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工作回到正轨。 从政策层面推动报废车回收形成一条良性产业链,允许五大动力总成可拆解回收再利用,有利于提高废旧汽车的既有价值,同时提高回收价格,进一步不断压缩“黑拆解点”的生存空间。
要让汽车生产企业成为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的核心参与者,明确汽车在设计中可回收利用率目标和时间表,报废汽车回收处理应走市场化道路,对报废汽车处理过程进行规范,严格规定回收过程中废物的处理程序,慎用行政指定方法确定报废汽车处理企业,加大年审频率,并将其落到实处,对新车排放有强制标准、对老旧车应该更加严格。汽车企业不仅要负责回收并处理粉碎残渣、氟里昂和安全气囊类废品,还要确保整个回收再利用体系的顺利运行。任何制度***重要的是贯彻实施的持续性,以及是否落到实处,不可刮过一阵风后就不管而听之任之了。










国内的汽车再制造行业产值为25亿元,而美国1996年再制造产业达到530亿美元,汽车零配件的再制造占其中的60%。目前,***仅14家汽车再制造试点企业,广州仅一家。国内大部分汽车零件都有再制造产品。发动机、变速箱、转向器和启动器,发动机等5大部件都有厂家在做。***虽然已经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但再制造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如民众缺乏认知,行业技术水平低,严重缺乏竞争力。
海淀回收闲置自行车改装升级 年底前部分投入使用
京华时报讯(记者赵鹏)海淀区2万辆“***自行车”年底前将变身“智享自行车”,市民***后就可骑行。
昨天,记者从海淀区了解到,今年海淀区***联合运营公司对区内闲置自行车进行回收,可正常使用的拿到自行车厂家改装,不可用的送到回收公司集中处理。预计年内有望收集各类自行车10万辆。年底前完成闲置自行车整修改造、技术设备升级和安装、站点规划施划、技术平台调试,力争完成2万辆自行车上线运行。
据介绍,闲置自行车智能化再利用模式就是通过回收辖区老旧、闲置自行车,对车辆进行智能化改造,安装自行车“智享模块”,喷涂“智享自行车”标识及二维码等,将整修后车辆循环利用、投放公共场所供市民使用。
在自行车的停放方面,目前海淀全区已经有了上地佳园东门、上地西里东门和柳浪家园北区西门等多个站点,未来站点将进一步加大密度,达到每100米一处。
如今海淀区29个街镇正在开展启动闲置自行车智能化再利用工作,回收的自行车按车体分类为报废车辆和可改造的车辆两大类;价格上分为三大类:良好、可用、报废,每一类制定不同的价格,即200元易币、100元易币、50元易币(一易币等同于一元***)。
据了解,“智享自行车”在使用时,只需在手机上***一个APP软件,注册之后缴纳200元押金,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即可在系统中找到该辆自行车,并在手机上为自行车***,每半小时费用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