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实施阶段安全管理
吊装方案是吊装过程控制的重要阶段,主要包括设备吊装方案、地基处理方案、吊耳设计方案、平衡梁设计方案、应急预案等。设备搬运工作具体流程:1先在厂房的门口处铺好枕木以及滚杠,并安装好倒链及索具等,然后用吊车调运设备放到枕木上,纵向放置,以便于整体的外移。大型方案由公司技术部门***人员编制,根据设备相关图纸、设备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等编制专项技术方案,并由公司技术总工及机械安全部等部门会审,批准合格后方能实施。
方案实施前需进行必要的施工交底,包括文字描述、幻灯片、三维吊装模拟图片、吊装动画以及现场吊装作业指导书等,安全交底和教育也可采用形象生动的动画制作。
设备进场后需进行全检查,主要包括设备焊接质量、吊耳尺寸和方位,是否存在吊装过程中的干涉等现象,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厂家或承包方妥善处理。
吊装作业中安全措施
1 吊装作业时应明确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
GB 2811 的规定。
2 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统一指挥。指挥人员按信号进行指挥,其他人员应清楚吊装方案和指挥信号。
3 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将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
4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5 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令,
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6 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
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地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起重机的故障处理
1、启动后,电机不转,不能提起重物
⑴过度超载,不允许超载使用
⑵电压比额定电压低10%以上,等电压***正常
⑶电器有故障,导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检修电器与线路
⑷制动轮与后端盖锈蚀咬死,制动轮脱不开,卸下制动轮,清洗锈蚀表面
⑸电机扫膛,按故障序号9处理
⑹导线过细,更换导线
2、制动不可靠,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
⑴因制动环磨损大或其它原因,使弹簧压力减少,弹簧压力调整
⑵制动环与后端盖锥面接触不良,拆下修磨
⑶制动面有油污,拆下清洗
⑷制动环松动,更换制动环
⑸压力弹簧疲劳,更换弹簧
⑹联轴器窜动不灵或卡死,检查其联接部分
⑺锥形转子窜动量过大,按规定调整
3、电动机升温过高
⑴超载使用,减载使用
⑵作业过于频繁,减少作业次数
⑶制动器间隙太小,运转时制动环未完全脱开,相当于附加载荷。重新调整
4、减速器响声过大
⑴润滑不良,拆卸检修
5、启动时电机发出嗡嗡声
⑴电源及电机少相,检修或更换接触器
6、重物升至半空中,停车后不能再启动
⑴电压过低波动大,等电压***后再启动
⑵超载起吊,减载使用
7、启动后不能停车,或者到极限位置时,仍不停车
⑴交流接触器触头熔焊,迅速切断总电源拆卸检修或更
⑵限位器失灵,换交流接触器
⑶限位器内线头接错,检修限位器线路
8、减速器漏油
⑴箱体与箱盖之间,密封圈装配不良或失效损坏,拆下检修或更换密封圈
⑵联接螺钉未拧紧,拧紧螺钉
⑶加油超量,按规定加油
9、电机锥形转子或定子之间间隙太小发生碰擦(叫扫膛)
出厂产品是不允许“扫膛的”,发生“扫膛”的主要原因是:电机轴上支承圈磨损,转子铁芯轴向移位,或者是定制铁芯位移。拆下更换支承圈,使定子转子锥面之间有均匀的间隙,每边为0.35~0.55mm(小电机间隙小)或送回制造厂里检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