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手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
1)搭设完毕后;
2)连续使用达到6个月;
3)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过15天,在重新使用之前;
4)在遭受暴风、大雨、大雪、等强力因素作用之后;
5)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显著的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以及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
按脚手架杆件的材料区分
由单一规格钢管的脚手架钢管:它是用同一规格的钢管(例如:扣件式脚手架。如:Ф48×3.5的电焊钢管)注:Ф在数学领域表示“方程无实数解(根)”。
由多种规格钢管组合成的脚手管:它是用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规格的钢管组合构成(例如:门式脚手架)
全部以钢管为主的脚手架:它的含义可以理解即为全部以钢管为主,并由其他类型的钢杆件辅助所构成的脚手架(例如:设有底座式的脚手架或是有槽钢顶托式的脚手架和有连接固定钢板的挑脚手架
1、支撑杆式悬挑脚手架搭设要求
支撑杆式悬挑脚手架搭设需控制使用荷载,搭设要牢固。搭设时应该先搭设好里架子,使横杆伸出墙外,再将斜杆撑起与挑出横杆连接牢固,随后再搭设悬挑部分,铺脚手板,外围要设栏杆和挡脚板,下面支设安全网,以保安全。
2、连墙件的设置
根据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设置一个。在垂直方向应每隔3~4米设置一个,并要求各点互相错开,形成梅花状布置,连墙件的搭设方法与落地式脚手架相同。
3、垂直控制
搭设时,要严格控制分段脚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许偏差:
4、脚手板铺设
脚手板的底层应满铺厚木脚手板,其上各层可满铺薄钢板冲压成的穿孔轻型脚手板。
设计与施工体会
1.按照规范要求,对木模板系统的计算是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的。因此,在高支模设计中,各种参数的取值是否合理,将影响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支撑系统的安全性。
2.本模板支架的基础虽为斜坡,但支承在经夯实并浇筑混凝土的地面上,支架基础很容易满足支模施工和使用要求,因此,本设计对基础考虑得不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0=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当高、重、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架支承在下层结构楼面上时,则要考虑下层楼面的结构承载力,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处理。当模板支架支承在泥土地面上时,应在平整、夯实后加设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块支承立杆,并采取排水措施。
3.经计算分析,钢管的承载力较大(可用步距调整),其平面间距主要受木枋的强度和刚度影响。(5)拆卸现场应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进人拆卸作业区内。当木枋的强度和刚度满足不了要求时,可考虑使用双木枋(即两条木枋叠起来使用)。由于木枋长度一般都是长2m,因此设计时垂直梁轴线方向的间距可以先定下来,一般为2m的1/2、1/4或比之略小,而沿梁轴线方向的间距则要通过试算来决定。
4.由于施工中产生的振动荷载较大,竖向支撑由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组成,而安装的误差很难保证杆件在竖直的一条线上,因此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要排列整齐和顺直,并要及时安设好纵横向水平拉杆、剪刀撑等。上下层立杆采用的对接扣件应按规范要求交错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