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锚杆
自攻旋进锚杆→在钻孔中自攻旋进安装不使用锚固剂就能达到70KN锚固力。创新点:不使用锚固剂的全长锚固锚杆。优点: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缺点:安装要求钻孔,各项参数配合恰当。施工中难以达到要求。自攻挤压旋进锚杆→在土层中无需钻孔直接挤压旋进安装锚固力20KN/m。创新点:不钻眼,不注浆的全长锚固锚杆。优点:挤压强化土体结构使土体承载力大大提高,施工速度快,锚固及时;缺点:钻机扭矩要求大,适应性受限,个别情况下单位锚固力小。自旋注浆锚杆→在钻孔中安装结束后利用自旋锚杆注浆就成为具有初锚力的自旋注浆锚杆。创新点:具有初锚力且是全长锚固的注浆锚杆。优点:具有一定初锚力,适应于各种松软岩土体。缺点:注浆程序占用时间,施工环境差,速度受限制。
锚杆支护是指在边坡、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用金属件、木件、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杆柱,打入地表岩体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利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和尾部托板(亦可不用),或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补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
全长粘结型锚杆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杆体材料宜采用Ⅰ、Ⅱ级钢筋,钻孔直径为18~32mm的小直径锚杆的杆体材料宜用Q235钢筋;杆体钢筋直径宜为16~32mm;杆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水泥砂浆时不小于8mm,采用树脂时不小于4mm;杆体直径大于32mm的锚杆应采取杆体居中的构造措施;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M20;对于自稳时间短的围岩宜用树脂锚杆或早强水泥砂浆锚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