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滤机是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物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其功能是使混合液中的固体提取出来,实现固液分离的作用。压滤机作为一种成熟的脱水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环保领域,成为污水污泥处理的重要设备。那么压滤机是如何起源并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来共同梳理一下。
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加大的压滤机。汉代,在酿酒时已采用较为简单的压滤和过滤器材,用于分离就和酒糟。在西方,19世纪的德国,发明了世界上一台板框式压滤机。
压滤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历程:
一代压滤机,它适用于高灰分、细粒度、高粘度的煤泥和尾煤的脱水,带式压滤机直销,也适用于精煤的脱水。但它处理能力小,间歇生产,压滤时间长,效率不高。另外,当时的压滤机机体笨重,占用空间大,且操作复杂,成本高,寿命短,维修量大。
第二代压滤机最主要的特点是滤板的改变。这种新型压滤机的工作过程与一代压滤机的不同之处是在“压滤过程”结束后,被挤压到滤板表面上的橡胶薄膜与滤板之间的给入压缩空气或水使橡胶薄膜鼓涨,这种工作过程称之为“挤压过程”,其代表是由日本研制的压滤机。独特的滤腔结构,对污泥进行二次压榨,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
第三代压滤机则增加了“吹气过程”。经过“挤压过程”的滤饼,用空气来置换毛细管中的滤液。当高压空气进入滤饼中的毛细管后,毛细管中的液体逐渐被空气所替代,滤饼的水分就会再次降低。其代表是美国研制的VPA型压滤机。
第四代压滤机最显著的不同点是机体小、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且滤板少、循环快。另外,它的寿命长得多,且能耗低。其代表是西班牙的APN型压滤机。但,相对密度较小、颗粒较细,并往往出现胶态状况,决定了其不易脱水的特点,所以到目前为止.污泥脱水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
污泥带式压滤机工作原理:
污泥与投加的絮凝剂在管道中混合后进入泥药混合器,经浆板搅拌进行充分混合,然后进入污泥压滤机重力脱水段,依靠污泥本身重力作用,脱去大量水分。在此段内设有分料板,可把污泥疏散并均匀地分布在滤带表面,随着滤带的移动,继而进入上、下层滤带之间的楔形压榨段,而得到预压缩脱水,脱除物料表面的游离水。随后污泥又进入由九个辊组成的“S”形压榨段,由于物料随滤带在轴系间的变向弯曲而产生剪切力,造成物料颗粒间的相对位移,进一步脱除物料内部的游离水,使物料变得更加坚实,最后物料含水率为 68~80%。在物料出口处,上、下滤带都设有塑料刮泥板,刮除粘在滤带上的未脱落泥饼。
污泥带式压滤机主要机械结构:
1、主传动装置
为满足污泥带式压滤机使用不同速度的要求,主传动系统的变速采用无级变速,其结构是采用电磁调速电机和轴装式减速机相组合,使滤带线速度可在0.5~4m/min 之间无级调节。
2、滤带张紧装置
上、下滤带的张紧分别依靠两个尾部悬挂式气缸来完成。当滤带的拉力需要调整时,可调节控制滤带张紧气缸的减压阀的压力。减压阀的压力可在 0.1 ~0.4MPa 之间调节,一般工作时滤带张紧的气压为 0.2~0.3MPa。
3、滤带矫正装置
污泥带式压滤机在上、下滤带的两侧设有机动换向阀,当滤布脱离正常位置过偏时触及换向阀阀杆,接通阀内气路,使气缸带动矫正辊运动,在矫正辊的作用下使滤布恢复原位。
在压滤机使用的过程中,要禁止在滤板少于规定数量的情况厂开机工作,以免损坏机件。加料前检查滤板排列情况,滤布不能有折叠现象,防止发生较大渗漏;卸饼后滤板一定要紧靠压紧排列整齐。
当压滤机调试正常后,方可进料工作,每班工作前要对整机作全面检查。机械压紧传动部件及减速箱须加足润滑油。液压压紧复查油箱贮油量及液压站工作压力,液压油一般每年更换一次,更换时应对压系统作—次全面清洗,液压站工作压力小于油缸工作压力,但不能低于过滤压力允许值,过小会引起较大渗漏,过大会损坏机件。
压滤机滤布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滤桨的过滤技术要求,新滤布制作前应先缩水,开孔直径应小于滤板孔径,配套滤板时布孔与板孔应相对同心,进料孔布简应贴紧筒壁,否则会造成,过滤不清,过滤速率低,布筒破裂,达不到预期过滤目的后果。
福建带式压滤机直销按需定制“本信息长期有效”由山东海晶重工有限公司提供。山东海晶重工有限公司()实力雄厚,信誉可靠,在山东 潍坊 的废弃物处理设备等行业积累了大批忠诚的客户。公司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不断的完善创新理念将引领海晶重工和您携手步入辉煌,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