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条
弹片扣压件工作时主要利用材料的弯曲变形性能,加工相对简易,造价也往往较低,但由于为螺栓紧固而开孔,在该部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面弯矩大处恰恰是截面消弱大处。我国早期研制的拱形弹片扣件,在使用中发现螺栓拧紧容易折断,在列车通过时产生的振动易使弹片松驰,甚有的螺母从螺栓中退出。另外轨距挡板在振动作用下易爬上轨底,造成轨距扩大,由于这种情况,目前在除地铁线路上DTⅠ、DTⅡ扣件采用弹片作为扣压件外,其它轨道线路上已不再采用弹片式扣件。
在常规线路上,需要扣压力大,弹性好的弹条,满足重载、高速线路的需要;而在高架桥轨道无缝线路中,为减小钢轨与桥梁的相互作用力,要求扣件阻力较小,且保证弹条有足够的弹性,即保证弹条有足够低的钢度,以保证列车通过时因轨下垫层压缩引起的扣压力损失很小,扣件不松动。弹条扣件弹条虽是一个小的工务器件,但是它是轨道上一个重要的零件,因它的需求量大,每公里大约7000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弹片扣压件工作时主要利用材料的弯曲变形性能,加工相对简易,造价也往往较低,但由于为螺栓紧固而开孔,在该部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面弯矩大处恰恰是截面消弱大处。
1、残余变形,弹条静压三次后,中部前端的变形值要小于1mm。想要检查弹条是否残余变形,可以将弹条放在平台上,用深度尺测量弹条中部前端的相对高度,然后将弹条置于的胎型内,并将胎型主在实验机的台座上。在试验机压头与弹条之间垫50mm的平垫圈,使垫圈中心线与弹条标志线重叠。缓慢加载至50kn并稳定5秒,然后卸载回到零。如此重复三次后,把弹条放回平台,再测量前端相对高度。
2、硬度,弹条的硬度是41-46,条的硬度会采用取样的方法,在每个试件断面圈心至二分之一半径范围内试验三点,读数精度为hrco0.5,取其算术平均值。
3、疲劳性能,500万次疲劳试验后不得出现折断,残余变形要小于1mm。将弹条放在的胎具上,对弹条两侧肢前端施加向下的位移,直至位移量分别达到9mm或8mm的弹条设计组装位移,以此时的位置为基准继续施加动成位移5mm-0.9mm。荷载循环500万次,加载频率4-16hz。分别测量试验前后弹条中段前端的相对高程,其高程差值即为疲劳试验后的残余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