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渠纪念馆:
***渠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为了纪念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造***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的。1975年在***渠总干渠枢纽工程分水闸处建立***渠纪念亭,2000年扩建,后更名为***渠纪念馆,2014年5月1日新馆开馆。***渠纪念馆(老馆)由分水苑、青年洞等组成。分水苑建于1970年,扩建于1993年,有纪念厅、碑林、浮雕牌坊,展出工程模型、修建场景、英雄事迹。青年洞展示当年在悬崖绝壁上施工的艰险情景,从此处可登高远眺晋冀豫三省风光。
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渠的成功修建,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也有一个依靠谁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扬拜人民群众为师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向人民群众学习,从群众那里汲取智慧,充分调动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渠精神,解决好怎么干的问题。***渠精神的落脚点是实干、是奋斗。要发扬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既要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又要保持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品质,把***渠精神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转化成战胜风险挑战的坚强意志,转化成更大的责任担当和更高的目标要求,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
河南省林县与山西省平顺县相隔巍巍太行山,将平顺县浊漳河的水引进林县,是林县人民千百年的梦想,这一梦想在***变成了现实,而且主干渠有20公里建在平顺县境内,施工三个月。这充分体现了制度的优越,体现了山西人民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和风格。
劈山填谷,工程艰巨,改变了河山旧貌。
***渠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历时10年。总投工3740.2万个,总干渠长达70.6公里,干渠、支渠和斗渠总长度1520多公里,削平了1250个山头,打通了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修筑一道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