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联剂对复系性的影响对试样进行次加热-冷却循环,在加热过程中,测量其体积电阻率,试验结果见~.可以发现这种方法制备的PTC材料的性均较好,但偶联剂在0~C时的性明显比1、差。通过分析认为,1、的极性比大,因而其对炭黑的分散具有更好的性。在高温时,1、的分散效果下降,而因具有耐高温性,故分散效果变化不大。总之,1、的分散作用在中低温时比好,在高温时比差;反之,的分散作用在尤为差联剂似的分散效果相似介于偶联褓中低温时较差在高温时较好。然后进行测试,结果见~.由~可见,复合材料辐照后比辐照前PTC强度明显加,NTC强度明显降低。 因此选择它作为本系统改造后的控制核心,既可以达到降低系统的故障,维护费用和维护工作量减少,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有可以灵活配置所需要的模块,***大限度的限制***,减少备用备件。6ES7288-1ST30-0AA0-模块功能 参见图一系统硬件配置图。4.2编程说明=1\*GB3①本系统为液位的双位控制系统。液位可分四段设定和显示,在***低液位时自动启泵,当液位到达设定值时自动停泵。=2\*GB3②采用IL/ILC分支指令,通过8旋钮实现手动/自动两种功能的选择,当8旋钮闭合时,自动指示灯亮,系统执行IL/ILC分支内程序,完成自动监控;当8旋钮打开时,手动指示灯亮,系统执行分支外程序,通过0010、0011旋钮实现手动启泵、停泵。
.
S7-1200 CPU 与S7-300 CP S7通信(S7-1200作为)
S7-1200 CPU 与 S7-300 CPU 之间的以太网通信通过 S7 通信来实现。当S7-1200作为,CP343-1作为服务器,需在单边组态连接和编程,而作为服务器端的S7-300只需准备好通信的数据就行。
所需要条件:
① S7-1200 /S7-300 CP343-1设备
② STEP7 V11
所完成的通信任务:
① S7-1200CPU 将本地 DB3 中的数据写到 S7-300CPU 中 DB4 中。
② S7-300CPU 通过 CP 卡将本地 DB3 中的数据写到S7-1200CPU 中 DB4 中。
在S7-1200 CPU一侧配置编程
1. 使用 STEP7 V11软件新建一个项目并完成硬件配置
在项目树 “Project tree”>“Devices & Networks” >“Networks view” 视图下,创建两个设备的连接。用鼠标点中 PLC_1 PROFINET 通信口上,然后拖拽出一条线,到另外一个 CP343-1 的 PROFINET 通信口的绿色小方框上,松开鼠标,连接就建立起来了。
2. 网络组态
打开 “Network View” 配置网络,点中左上角的“连接”图标,这时所有 CPU 变成亮蓝色,然后选中S7-1200CPU,右键选择添加新的连接, 在连接列表里建立新的连接并选择连接对象和通信协议,如图1. 所示。
图1. 建立S7连接
图2. 定义连接对方地址
图3. 定义通信双方 TSAP号
注意:S7-300预留给S7连接TSAP地址:03.02;如果通信伙伴是S7-400,则要根据CPU槽位来决定TSAP地址,例如: CPU400在3号槽,则TSAP地址为03.03。
配置完网络连接,编译存盘并***。
3. 软件编程
在OB1中,从“Instruction”>“S7 Communication”>下,调用Get、Put通信指令。创建发送和接收数据块 DB3和DB4,定义成100个字节的数组。程序见图4
图4. 程序调用功能
CALL “GET” | ,%DB2 | //调用 GET,使用背景DB块:DB2 |
REQ | :=%M0.7 | //系统时钟 2秒脉冲 |
ID | :=W#16#0100 | //连接号,要与连接配置中一致,创建连接时的连接号 |
NDR | :=%M4.0 | //为1时,接收到新数据 |
ERROR | :=%M4.1 | //为1时,有故障发生 |
STATUS | :=%MW6 | //状态代码 |
ADDR_1 | :=P#DB3.DBX0.0 BYTE 100 | //从通信伙伴数据区读取数据的地址 |
RD_1 | :=P#DB4.DBX0.0 BYTE 100 | //本地接收数据地址 |
CALL “PUT” | , %DB5 | //调用 PUT,使用背景DB块:DB5 |
REQ | :=%M0.7 | //系统时钟 2秒脉冲 |
ID | :=W#16#0100 | //连接号,要与连接配置中一致,创建连接时的连接号 |
DONE | :=%M8.0 | // 为1时,发送完成 |
ERROR | :=%M8.1 | // 为1时,有故障发生 |
STATUS | :=%MW10 | // 状态代码 |
ADDR_1 | :=P#DB4.DBX0.0 BYTE 100 | // 发送到通信伙伴数据区的地址 |
SD_1 | :=P#DB3.DBX0.0 BYTE 100 | // 本地发送数据区 |
6ES7288-1ST30-0AA0-模块功能6ES7288-1ST30-0AA0
4. 监控结果
通过在S7-1200侧编程进行S7通讯 ,实现两个CPU之间数据交换,监控结果如图5.
图5. 监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