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祖先开始只有木鼓,也叫皮鼓。铜鼓雕塑呢,是天上传下来的。一提到铜鼓,人们都知道只有老仙婆务侯包才有。据说,她参加开天辟地立了功,天王特地赠给她这珍贵礼物,叫她带回人间,与大家共欢乐。这铜鼓,花纹细致,敲起来,山谷震动。人听了,心激荡;鸟听了,要歌唱。谁知道带到人间以后,却独自霸占。她还特地喂了两只恶狗,成年累月守看铜鼓,两只恶狗凶猛异常,无人敢挨边。










冷水冲型铜鼓雕塑:这种铜鼓形体瘦高、鼓体较大,花纹密集而趋于图案化,饰有变形翔鹭、变形羽人和变形龙舟纹,重要特征是鼓面四周铸有蛙饰和鸟兽、人物等立体造型,奇异多姿。是石寨山型铜鼓的继承和发展,并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一面西汉晚期的冷水冲型铜鼓,通高52厘米、面径103.4 厘米,鼓面***为八芒,由中心至边缘有六道弦纹,晕间为云雷纹、菱形纹,鼓边铸六个立体蛙饰,胸腰间一面绳纹耳的下方,还铸一立体虎形饰物。
铜鼓雕塑制作工艺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鼓身上段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间有两对鼓耳。铜鼓大小、轻重不一,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按照名史家黄现璠所撰《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铜鼓雕塑不同的花纹,有不同的意义。反映如下:自然崇拜,雨水渴望,图腾崇拜,壮族历史传说,壮族先民生活,***财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