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改造首先对生产线上不适用于四切分轧制的一系列设备进行了改造:
(1)水冷线改造原有水冷线适用于(I)14~(I)40mm规格的单线轧制,及(I)12~(I)14mm规格的双线轧制,但对四切分轧制不适用。为.此建成一条全新水冷线,五切分导卫,可满足各种规格单、双、4线使用。
(2)四切分专用活套器原有活套仅满足单线通过,不能满足切分后4线分隔并分别进入17、18 机架的要求。根据孔型布置情况,重新设计制作了满足16~17 机架和17~18机架之间的专用四切分活套。
(3)导卫备件的制作四切分孔型系统与旧孔型系统相比,从7‘机架之后有很大变化,需重新设计制作导卫备件。
(4)四切分导槽制作重新设计制作了精轧机至水冷线至3。飞剪段的导槽,以满足切分后4线通过。3.2料形四切分轧制对料形的变化很敏感,各机架料形的变化都会反映到成品尺寸上,特别是中轧进入精轧的料形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切分后4条料的尺寸即不一致,易产生废品。而且切分的规格越小,切分的条数越多,影响越明显。因此在生产中必须保证四切分料形,及时调整因孔型磨损而造成的料形尺寸变化,否则就难以保证生产的稳定、钢材的质量。初期进行四切分轧制堆钢故频繁,于是在每次生产开始之前及生产过程中,都对各机架的 料形尺寸及辊缝,五切分导卫价格,特别是中轧机组***后一架及精轧机组孔型进行记录。
导致线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轧槽加工精度不高。对四线差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是K4、K3、K1道次。K4为预切分道次,它对轧件各线尺寸进行分配,K3切分道次对K4道次料型进行修正,K1直接出成品,因此要达到较小的四线差,必须提高对K4、K3、K1道次的加工要求。 ②孔型磨损不一致。前道次料型不规矩或孔型系统设计造成的各线轧槽磨损不一致等各 方面因素影响,磨损严重的一线料型面积就会增大,五切分导卫厂,造成此线成品尺寸大。 ③轧机两侧辊缝不一致。在换辊调试时,15~18架两侧辊缝控制不一致,辊缝大的一侧孔型面积就大,从而导致成品存在差异。 ④预切15架或切分16架进口未对正轧制线。导卫中心线虽与轧制线平行,但不重合,偏一侧。此时轧件被切分后,偏向的一侧面积比正常大,而另一侧则比正常小,从而导致两边线成品尺寸相差较大。
由于型材轧钢用导卫主要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外各大导卫公司对导卫及其零件的术语不统一,差异很大,国内各导卫公司沿袭国外或自创的术语也很混乱,本标准对于型材轧钢导卫有关的常用术语进行了定义以便于国内***流和商务活动。
本公司在国内外同行中拥有螺纹钢筋切分轧制方面***领1先的技术,有《带肋钢筋3线切分工艺设计及实践》、《碳化钨组合轧辊在棒材生产中的应用》、《棒材连轧生产线的提速改造》、《无压板快装导卫在连轧线上的应用》、《棒材切分多道次预切新工艺与切分生产稳定性要点之谈》等等多篇***技术***发表在***1级《轧钢》杂志上;并有多篇技术***在中国轧钢学会年会上发表交流以及在中国金属学会举办的******竞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