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螺纹钢和线材为主的建筑钢材一直占据着我国钢材生产的半壁江山。2000年以前,小型材(以螺纹钢为主)的比重在25%左右;2001年以后,随着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我国板管带材产销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建筑钢材所占比重逐年下降。2001-2007年,我国螺纹钢产量由4389.7万吨(小型材产量)增加到10136.6万吨,但占钢材产量的比重由28.0%下降到18.0%。受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螺纹钢产量为9512.1万吨,比2007年稍有下降。据新数据显示,2009年1-9月螺纹钢累计产量为9003.37万吨,增长27.50% 。预计2009年螺纹钢产能约为13324.79万吨,实际产量约为12128.22万吨。










建筑工程带肋螺纹钢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热轧后立即穿水,进行表面控制冷却,然后利用芯部余热自身完成回火处理所得的成品钢筋。
建筑工程带肋螺纹钢抗拉强度就是以钢筋被拉断前所能承担的拉力值除以钢筋截面积所得的拉力值,抗拉强度又称为极限强度。它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中应力值,虽然在强度计算中没有直接意义,但却是钢筋机械性能中必不可少的保证项目。因为:抗拉强度是钢筋在承受静力荷载的极限能力,可以表示钢筋在达到屈服点以后还有多少强度储备,是抵抗塑性***的重要指标。钢筋有熔炼、轧制过程中的缺陷,以及钢筋的化学成分含量的不稳定,常常反映到抗拉强度上,当含碳量过高,轧制终止时温度过低,抗拉强度就可能很高;当含碳量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过多时,抗拉强度就较低。抗拉强度的高低,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抵抗反复荷载的能力有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