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现代书画家传统文化的交流日渐增多,不少对书画有所了解的人也已开始去学习,但是书法是不容偷懒的所以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五要是:一要感兴趣。对书法不感兴趣的人,可培养兴趣;对此实在不感兴趣的人,还是选择其他健身方法***为好。
二要有恒心。不能练几天或几个月就不练了。天天练,立姿悬肘练更好,或立姿、坐姿交替练,每天1次,每次1小时左右,锲而不舍,有恒心,有毅力,长年坚持,才能有收获。
三要边默诵古诗名句边书法。手、脑、口合一,笔在纸上走,人仿佛在诗情画意中游,心驰神往,怡然自得,心手双畅。自撰诗文并书更有益身心。
四要经常读帖,欣赏书法。平时多翻阅、揣摩碑帖,参观各种书画作品展,感受书法之美的魅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还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书法作品,“孤芳自赏”,自得其乐;或赠送亲友,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五要遍临各体诸家。行草隶篆,只要是喜欢的,就是的,适合自己的。若有名师指点,可事半功倍。
【河南郑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百年郑都,强企树人!以规范为原则,不断进取,完善自我。
现代书画家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启发鼓舞。”为教学践行准则。对中国书画应有的认识.
中国书画,是中国文人精神之寄托。古人将诗、书、画称为文人之“三逸”,又称之为“三绝”。此称谓有其一定的道理,凡书画都讲气、神、韵。气出自文章,神发于诗词,两者相合乃成韵。所以说,欲学好书与画,必先读书,读书必博览群书,多写文章,通于诗词,工于杂学,才能发文人之书卷气,写字作画乃能恰到好处。曾有一则历史故事,讲明代画坛上文徵明,沈石田,仇英、唐伯虎四大家的逸事。唐伯虎曾学画于周臣,后来青出于兰而胜于兰,名高于周臣。当时,有人问周臣:“唐寅是你的弟子,你的名气为何反不如弟子高呢?”周臣答:“我比唐寅胸中少万卷书耳。”这个故事就足以说明中国书画与诗词文章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亦证实中国书画乃中国文人之逸事。若你到故宫博物院绘画馆参观书画,所见其多系文人手笔。偶有非文人之作品,虽然外表好看,但内里终究是匠俗之气。此即可印证书画与文章诗词内在关系之关键所在。
【郑都传媒】以道德经为郑都的基础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企业!
现在的现代书画家一般就是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谈谈对中国古代书画的理解和认识
一、独特的历史价值
艺术品的价格是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而经济价值是由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和欣赏价值所决定的。人们收藏艺术品,实质是在收藏历史、文化、技艺、情感和生活。而中国古代书画正是历史的写照,其中所蕴藉的历史沉积、文化遗韵、沧桑感、厚重感和文化艺术的多样性,都是现代书画所不具备的。如把存世的古代书画按年代排序,无疑会在视觉艺术领域中向人们展示出中国美术和中国历史众多发展、发生的物证,具体、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漫漫征程。这正是古代书画可宝贵之处。
二、丰富的文化内涵
就时间而论,除去近现代书画的100多年,清以前2000多年均为古代书画的存世期。汉简的朴拙,晋书的风韵,唐画的富丽,宋画的精细,明清书画的千姿百态——都争相辉映,汇集成光彩夺目的绵长画卷。就类别而论,人物、花鸟、山水、写实、写意、院体画和文人画——都争奇斗艳,各领。就书画家而论,无论是“黄荃富贵”,还是“徐熙野逸”,无论马远、夏圭的“残山剩水”,还是八大、石涛的“白眼向天”,“搜尽奇峰打草稿”——可谓大师林立,群星璀璨,充分反映了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如此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郑都传媒】以道德经为郑都的基础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