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SO14001认证标准中,规定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基本步骤如下所述:
1、确定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2、划分作业活动;
3、识别各活动的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形成《环境因素清单》;
4、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准则和方法;
5、评价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ISO14001认证-环境体系,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区域的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原则、步骤、方法与其他***是一样的,但由于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主体是***或管理当局,不是具体的生产企业,因此区域自己能控制的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与企业是有区别的。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主要是自身办公和辅助活动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等因素,以及***或管理当局在规划、审批、决策等行政管理和服务活动中可能由于失误、失职甚至个人或部门原因造成的资源浪费或环境***,这是一种间接的影响。能够施加影响的是区域内相关企***生产、服务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居民日常生活、进行区域的其他人员的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但这种力度远大于一个企业对相关方所施加的影响。2)确认的结果与前一次环境因素识别有变更时,重新记录,并报办公室。可以说后者更是***控制的对象。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定期识别不符合的一种方法。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审阅的要求和具体内容如下:
1、审阅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GB/T24001标准的要求及相关******的要求。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初期,可在外部审核前通过文件审核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评审,体系保持阶段可***考查文件修改调整部分的符合性。
2、检查文件部门间、要素间接口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协调且具备逻辑性,引导衔接是否合理。围绕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情况进行评价:ISO14000认证环境管理的***是“管理其环境因素”。因此,环境管理体系的宏观性评价也可理解为对“环境因素”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的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抓住***,简便易行,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缺点是当重要ISO14000认证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不充分时,很可能使合规性评价出现严重的遗漏,导致评价结论缺乏客观性。ISO14000认证持续改进的过程应能够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有可能通过改迸环境管理体系从而导致环境表现改进的领域。因此,必须辅以其他的渠道,去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如相关方的投诉等。
如何制定出一个有效的ISO14001环境方针是对于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很大程度避免了空喊口号。那么如何来有效的制定ISO14001环境方针:
1、ISO14001环境方针的重要性:
环境方针是***高管理者代表***向社会公开做出对环境贡献的承诺,是指明***为保护环境应奋斗的方向,所以环境方针不应长篇大论,ISO14001认证新版标准,应简短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此***高管理者在策划环境方针应承诺的内容后,ISO14001认证办理流程,可以由其他人协助完成文字上的精炼工作。ISO14001认证认证机构审核员应基于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所带来的证据来对符合性管理评价,而不仅仅是依赖计划的或者与其的结果做评价。环境方针***终的定稿应是***高管理者的责任。
2、ISO14001环境方针制定原理:
ISO14001标准对环境方针内容的要求是应包括“两个承诺,一个框架”。***高管理者可依据初始环境评审的结果,确定“两个承诺”的内容,ISO14001认证,这也体现出***的特点,“两个承诺”有了,***目标和指标的框架自然也就应形成了。如化工企业,通常均有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排出,且能耗也较大,环境方针中应包含降低污染、达标排放、节约能源等方面的内容,***在制定目标和指标时,应从预防污染,节约能源方面考虑。***应首先明确哪些岗位、人员的工作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该岗位、人员的工作与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如某些机械加工企业,电能消耗大、噪声大、金属固体废弃物较多,因此,其环境方针中应涵盖节能、降噪、废物回收、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在制定目标和指标时,也应从废物回收再利用,节能、降噪等方面考虑,ISO14001认证环境方针在体现***特点方面非常重要,如果环境方针脱离了***的实际情况,就不能按标准要求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