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304不锈钢来说,其成份中的Ni元素非常重要,直接决定着304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及其的价值。
304中***为重要的元素是Ni、Cr,但是又不仅限于这两个元素。具体的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行业常见判定情况认为只要Ni含量大于8%,Cr含量大于18%,就可以认为是304不锈钢。这也是为什么业内会把这类不锈钢叫做18/8不锈钢的原因。在316L的基础上,也衍生出很多钢种,比如添加少量Ti后衍生出316Ti,添加少量N后衍生出316N,增加Ni、Mo含量衍生出317L。其实,相关的产品标准对304有着非常清楚的规定,而这些产品标准针对不同形状的不锈钢又有一些差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产品标准与测试。
要想确定一个材料是不是304不锈钢,必须满足产品标准中每一个元素的要求,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就不能叫做304不锈钢。
不锈钢材料分进口与国产两种,国产材料,由于使用的是欧洲(ISO)体系,用成分表示,比较直观,不容易发生问题,现在我们***谈谈进口不锈钢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材料标准
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进口不锈钢管件标准有美国A***E标准的SA403、ASTM标准的A403以及日本JIS标准的SUS;经常使用的牌号为304、304L、316L等。下面以304为例来说明它们的表示方法:JIS标准中材料,表示比较简单,就是SUS304这样表示;A***E及ASTM的表示有几种:A403 WP304、A403 WP304L、A403 WP316、A403 WP316L、A403 WP317L、A403 WP321等,实际上,中间加-与加WP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提到前面有304L的材料,其中L为后缀,表示含碳量较低;经常可以看到的还有H,表示含碳量较高,主要使用在温度较高的场合;另外常见的还有N,表示加元素N,提高强度。在温度低于100°F(38°C)的环境中,这些合金具有***的耐蚀性,能抵挡浓度更高的溶液的腐蚀。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在后面见到:2B,1等后缀,这些后缀表示的是材料的表面状态;2B表示热轧加冷轧后,表面较好,达到镜面要求的钢板;2D表示热轧加冷轧后,表面一般的钢板;1表示热轧表面。
不锈钢管件:通常是在碳钢管件基础上.增加了高比例的Cr, Ni等合金而成,含量比例可达20%以上。
不锈钢管件常见钢种有:304,304L,321,316,316L,1Cr18Ni9Ti,前几种用数字表示的钢号为日本、美国钢号表示方法,***后一种(1Cr18Ni9Ti)为国内钢号表示方法。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下面以数字表示法钢号为例,说明几种不锈钢成分之间的关系:作为一般性的了解,也为了便于初学者记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但不是十分准确的说法):
304-------基本型钢种,只含(Clt;0.08%)、 Cr(~18%)、 Ni(~9%)
304L-----超低碳C的304(Clt;0.05%)就叫 304L
321------- 304 Ti(~0.5%)
316------- 304 Mo(~2.5%)
316L-----超低碳C的316(Clt;0.05%)就叫 316L
不锈钢的强度、韧性指标是各种钢中非常好的,其***特出的优点是抗腐蚀,在化工造纸等腐蚀性较强的场合就必须使用不锈钢,当然,其成本也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