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之宜忌
“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说明已认识到了饮食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宜与忌、利与害的辩证关系。站立时,身体应自然、平稳、端正,两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倾斜,两下肢受力均匀,不宜固定某一侧。因而,辩饮食之宜忌是食养的原则之一。一般说来,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凉;平体之人,宜进平衡饮食而忌偏。
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的饮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可以推迟衰老的发生,可以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因而,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即平衡膳食的原则。少进“湿热”之品很多人认为只有吃了油条、炸鸡翅等油炸食物才可能导致“热气”,其实烧鸭烧鹅也是比较“湿气”的,这些食物雷雨天少吃为宜。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已经包涵着在食养中饮食调配要求营养全面、合理的认识。




芹菜有水芹与旱芹之分,水芹指生长在“江湖陂泽之涯”者,而人们经常食用的多为生长于平地的旱芹。芹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和磷的含量比瓜类菜高1倍,钙与铁的含量是西红柿的20倍。特别是芹菜叶的营养更为丰富,据对芹菜13项营养成分的检测,发现芹菜叶有10项指标明显超过了其茎杆。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芹菜有诱人的芳香气味,能够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常食芹菜可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还可缓解动脉硬化、神经衰弱、便秘等多种中老年疾病。将芹菜切碎与粳米共煮制粥,是老少咸宜的春季养生保健佳品。
中医认为,春季肝阳易亢,肝风易动,可致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情绪波动时甚至发生中风。芹菜性味甘凉,医学研究具有平抑肝阳、降血压的作用。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治疗高血压,可用鲜芹菜250克洗净,水焯后切碎捣烂,挤出汁水,每次服1小杯,1日2次。一般7日为一疗程,连用4周后,可改为每日口服1次。长期食用,有保持血压平稳之功效。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在精辟论述生命生成和养护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冬季饮食养生寒冷的冬天,多吃些菌类和根茎类食物,可以帮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而在这段足以作为中医养生原则的经典语言中,《黄帝内经》首先把能够参与养生的人界定为智者,接着提出了养生的三个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心态和谐、身体和谐。其中人与自然和谐是总纲,强调人的心态和身体的调节一定要符合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