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再加上人口的日益增长,城市用水、工业用水的加大,农业可用的水资源是越来越少。农作物可用的水资源减少是客观事实,这个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解决农作物缺水用水根本性的措施就是节水灌溉。节水灌溉从节水设施的配备和节水的技术来达到节水的目的。例如,采用喷头喷洒法,这种方法覆盖面积达,而且农作物得到的水也是比较均匀的,这样不会造成部分施水过多,部分施水过少的现象,是非常有利于作物生长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加大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提高单方水的粮食生产率,是节水灌溉达到的***终目标。由此可见,采用相应的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农作物缺水用水的根本性措施。
节水灌溉,即以***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其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节水灌溉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系统的节水、田间灌溉过程的节水、用水管理的节水以及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等方面。
我国自20世纪50年***始尝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七五”期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被列入***科技攻关项目,在管道管材及配套装置的研制上取得了一批成果。平原井灌区、渠灌区和提水灌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应用推广面积约 520 万 hm2。经过“七五”期间对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以井灌区为***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到2003年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已达448 万 hm2,覆盖*** 25个省市自治区,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用水矛盾,实现井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