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简介
1、电炉结构由加热炉、提升机构、淬火机构、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2、加热炉由电炉炉体、加热元件、热风循环装置、底座架、炉门启
闭机构等组成。
3、 炉体外壳框架采用型钢焊接成型,内壁采用1Cr18Ni9Ti耐热钢板,制成收缩缝,内衬采用优质全纤维结构,炉壳内表面贴附一层橡胶石棉板,起到隔热作用并保护炉壳表面不被腐蚀。
等温淬火
工件在等温盐浴中淬火,盐浴温度处于贝氏体区的下部(略高于Ms),并且将工件等温保持更长的时间,直到贝氏体转变结束为止,然后取出空气冷却。奥氏体回火用于中碳或更高碳钢,以获得较低的贝氏体,从而提高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低碳钢通常不使用奥氏体淬火。
表面硬化
表面淬火是一种局部淬火的方法,其中,在不使芯部淬火的同时,将钢构件的表面层硬化至一定深度。当表面淬火时,通过快速加热将刚性部件的表面迅速加热至淬火温度。当热量太迟而无法通过工件的核心时,立即将其冷却以实现局部淬火。

亚温淬火
亚共晶钢工件在Ac1-Ac3温度范围内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和冷却,以获得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淬火。
直接淬火
工件渗入碳后直接进行淬火和冷却的过程。
两次淬火
工件经过渗碳和冷却后,在高于Ac3的温度下进行奥氏体淬火以细化芯结构,然后在比Ac3稍低的温度下进行奥氏体化以细化层状结构的淬火。
自冷却
在工件的局部或表面层被快速加热和奥氏体化之后,加热区域中的热量会自动推进到未加热区域,从而淬灭奥氏体化区域以进行快速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