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享小腿假肢的制作步骤
1,患者经***医师诊断,检查,开具假肢;内容包括选择假肢的种类,零部件的要求,设计要点。
2,假肢师对患者的评估;填写假肢评估报告-患者基本情况,以前假肢类型,残肢状况(长度,有无擦伤,变色,水肿,压痛点,瘢痕等),残肢形状(圆柱形,圆锥形,球根形),残肢末端承重能力,皮肤状况,软***状况,大腿肌肉状况,膝关节稳定性,活动范围,髌骨情况,膝关节挛缩情况,患者期望等。
3,测量与记录;残肢长度,由髌韧带中心向下每间隔3/5cm测量小腿围长,股骨髁突起处ML,股骨髁上ML,髌韧带AP,健侧:小腿长度,脚长,跟高,较大围长,较小围长等。
4,标记与取型(石膏阴型)
5,灌浆,修型(石膏阳型)
6,树脂真空成型
7,假肢组装,对线(工作台对线)
8,初检试穿(静态对线,动态对线)
9,终检,加工外装饰套
10,交付患者,功能训练
肌电假肢工作原理
肌电假肢就是用微小的肌电电位差信号来作为控制和操纵肌电假肢各种功能的初始信号。肌电电压信号通常室通过两个被安置在残肢皮肤表面上的电极来测取的。通过电极中的放大器,可以对测取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这个经放大的电压信号就可以被用来控制肌电假手的张开、合闭和旋转等动能了。
患者残肢肌肉收缩时,会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在皮肤表面产生可被测取的微小电位差,这种肌电电位差信号传递到微感器,经电极中的放大器进行放大,成为控制信号,输入微电脑,再由微电脑发出活动指令,通过微型马达等驱动系统带动义肢指骨关节张合。
通多研究表明,碳纤维假肢在400m后程更占优势,一些运动员在400m呈的平均速度已经非常接近健全运动员的平均速度,这表明碳纤维运动假肢凭借其结构和材料上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前阶段存储能量的特占并在奔跑后程释放能量,这样既能节省运动员的体力,同时也能为运动员的后期冲刺做好能量储备。
碳纤维假肢想要大力普及,首先是如何尽量降低碳纤维运动假肢的成本,碳纤维假肢由于材料昂贵和制作工艺上复杂,导致其价格昂贵,很难被更为广泛的运动员吏用;其次是如何在碳纤维材料及假肢结构上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竞技特征进行优化调整,如不同运动员可能擅长不同的比赛阶段,使运动员发挥自身很大的运动潜力;应用传感器技术测量不同奔跑阶段的碳纤维运动假肢的受力情况,为结构和材料优化和耐久测试提供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