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可以少量运动且电动机发热的故障维修
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OM的二手数控铣床,采用FANUC S系列3轴一体型伺服驱动器,开机后,X,Y轴工作正常,但手动移动Z轴,发现在较小的范围内,Z轴可以运动,但继续移动Z轴,系统出现伺服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根据故障现象,检查机床实际工作情况,发现开机后Z轴可以少量运动,不久温度迅速上升,表面发烫。
分析引起以上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或机械传动系统不良。为了确定故障部位,考虑到本机床采用的是半闭环结构,维修时首先松开了伺服电动机与丝杠的连接,并再次开机试验,发现故障现象不变,故确认报警是由于电气控制系统的不良引起后。
由于机床Z轴伺服电动机带有制动器,开机后测量制动器的输入电压正常,在系统,驱动器关机的情况下,对制动器单独加入电源进行试验,手动转动Z轴,发现制动器已松开,手动转动电动机轴平稳,轻松,证明制动器工作良好。
为了进一步缩小故障部位,确认Z轴伺服电动机的工作情况,维修时利用同规格的X轴电动机在机床侧进行了互换试验,发现换上的电动机同样出现发热现象,且工作时的故障现象不变,从而排除了伺服电动机本身的原因。
为了确认驱动器的工作情况,维修时在驱动器侧,对X,Z轴的驱动器进行了互换试验,即:将X轴驱动器与Z轴伺服电动机连接,Z轴驱动器与X轴电动机连接。经试验发现故障转移到了X轴,Z轴工作***正常。
根据以上试验,可以确认以下几点:
1.机床机械传动系统正常,制动器工作良好。
2.数控系统工作正常;因为当Z轴驱动器带X轴电动机时,机床无法报警。
3.Z轴伺服电动机工作正常,因为将它在机床侧与X轴电动机互换后,工作正常。
4.Z轴驱动器工作正常,因为通过X轴驱动器(无故障)在电柜侧互换,控制Z轴电动机后,同样发生故障。
综合以上判断,可以确认故障是由于Z轴伺服电动机的电缆连接引起的。
仔细检查伺服电动机的电缆连接,发现该机床在出厂时电动机的电枢线连接错误,即:驱动器的L/M/N端子未与电动机插头的A/B/C连接端一一对应,相序存在错误,重新连接后,故障消失,Z轴可以正常工作。
我司有大量的数控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欢迎大家来电订购。





立式加工中心与卧式加工中心有什么区别(文章二)
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形式不同
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一般为十字滑台结构的T型槽工作台,有两套运动机构负责相互垂直方向的工作台移动,X向进给的工作台覆盖在负责Y向进给的导轨之上。
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只做X或Y向运动,工作台形式一般为点阵螺孔台面的旋转式工作台,相对较容易选装交换式双工作台。
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两者加工时的排屑状况不同
立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在加工型腔或下凹的型面时,切屑不易排出,严重时会损坏刀具,***已加工表面,影响加工的顺利进行。
卧式加工中心:机床在加工时排屑更容易,加工状况也相对较理想。

两者的操控状况有所不同。
立式加工中心装夹方便,便于操作,易于观察加工情况,调试程序容易。
卧式加工中心所加工工件普遍比较庞大,装夹困难,不容易监控加工过程,操作调试相对困难。

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加工对象不同。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对象:首先,立式加工中心它受到立柱高度及换刀装置的限制,不能加工太高的零件,立式加工中心适合加工盘、套、板类零件,所加工工件体积相对较小,如果要实现工件的侧面加工必须加装角度头或者数控转台。如在工作台上安装一个沿水平轴旋转的回转台,可用以加工螺旋线类零件。
卧式加工中心的加工对象:在一次装夹后可以完成除安装面和顶面以外的其余四个表面的加工,***适合加工箱体类零件,加装角度头后可以实现五面体加工。
立式加工中心复杂度:从总体来说,卧式加工中心结构复杂度要超过立式加工中心,有能力生产卧式加工中心的工厂数量远小于立式加工中心工厂,相同工作范围的卧式加工中心价格往往是立式加工中心的两倍以上。
cnc加工中心机-大兴智能
数控机床的故障率随使用时间的推移有明显变化,其形状如图7.1所示。由于典型故障曲线的形状与浴盆相似,故称为浴盆曲线或机床故障率曲线,它共分为三个阶段。第I阶段为初期运行区,曲线呈负指数状,机床故障率较高:第u阶段为系统有效寿命区,一般数控机床在运行9-14个月后才能进入有效寿命区,所以一般数控机床的保修期在1年左右。进入有效寿命区机床具有非常低的故障率;第IQ阶段为数控机床的***区,在这个时期系统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增加急剧上升。这个曲线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分析数控机床的故障产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