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阻垢缓蚀剂其实也就是金属螯合剂,通过和水里面的钙镁离子进行螯合反应,从而形成分子量大而且稳定的化合物,增加了钙镁离子化合物在水里的溶解度,阻止了碳酸盐垢的生成,从而达到防止水垢生成的目的。不同的阻垢剂性能和使用条件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水质来选不同的阻垢剂以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2 启动瞬间即跳闸
其原因是水阻柜阻值变得太小,启动电流过大。夏季环境温度高或经常启动后水阻柜的温度升高造成水蒸发,溶液浓度变大,使阻值变小。一般加水至标准水位即可正常启动。
3 启动过程结束切除水阻柜时跳闸
3.1 水阻柜阻值偏大
水阻柜使用一段后,在连接活动极板的铜排上会有一些白色的Na2CO3结晶,或因溶液渗漏使液位下降后补水,都会导致溶液浓度不够,液体电阻变大。电动机启动电流偏小,加速声音低沉,电动机启动完毕后达不到额定转速,约为50%~70%,短路接触器短接后电动机电流猛增,致使电流速断保护动作跳闸。此时可向溶液中逐步定量添加Na2CO3来降低水阻柜阻值,观察启动效果,满足启动电流≤1.3Ie即可。
3.2 箱底极板表面附着污物致使启动电阻偏大
水阻柜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箱底极板表面附着污物使得启动电阻偏大,电动机启动完毕时活动极板到达行程下限,与箱底极板短接时有大的火花产生。对极板污物可用浓度为20%的稀盐酸刷洗。
3.3 短路接触器不动作
水阻柜在电动机启动完毕时除活动极板与箱底极板短接外,还设计有短接接触器将电动机二次引出线短接,若活动极板到达行程下限后1s无短接信号就输出保护跳闸信号。其原因是短路接触器线圈烧或辅助接点接触不良,中间继电器线圈烧或辅助接点接触不良。
3.4 启动过程超过PLC内部的设定时间
超过电动机启动设定时间(一般为40s)后PLC检测不到行程下限开关信号,输出保护跳闸信号。其原因是带动活动极板移动的丝杠滑丝、伺服电动机不转或行程上限开关坏。丝杠滑丝和行程上限开关坏时只能更换;伺服电动机不转,主要是复位接触器KM2坏或伺服电动机自身损坏。
4 运行中跳闸
PLC内部程序设定,电动机启动完毕运行30min内,液体温度上升高于上限设定值,只有报警信号;但30min以后就要输出保护跳闸信号。
4.1 启动30min后液体温度仍高于上限设定值
(1)在电动机启动前液体温度已经接近于上限设定值,在启动过程中液体温度上升高于上限设定值,电动机启动完毕,运行30min后液体温度仍高于上限设定值。排除方法同1.1节。
(2)电动机启动完毕,短路接触器主接点接触不良,造成液体温度升高,30min后液体温度仍高于上限设定值。主要检查短路接触器是否可靠吸合,主接点接触面是否平衡。此类故障一般比较容易处理。
4.2 短路接触器在运行中断开
短路接触器在运行中断开,PLC检测不到电动机转子星点短接信号,就要输出保护跳闸信号。排除方法同3.3节。
5 对报警信号的处理
报警信号持续10s后将自动消除,但在PLC内部有记忆,因此在停机检修处理完毕后,需要断开PLC电源,使PLC复位清楚记忆,PLC送电自检正常后,才能允许下一次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