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物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仿古建筑物的特点
1)主要材料
古代建筑多数都是以木材作为建筑的主材料,所以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建筑是由台基、园梁、山墙、廊壁等要素共同构成在结构上软性连接,富有韧性。古代建筑墙体是不承重的,可以敞开也可以是幕墙,到处是隔而不断的流动空间。
2)平面特征
古代建筑一般都是以打木桩作为建筑的主体,木桩的范围是以这个建筑物的有多大,然后再设计怎么安放,建筑物的大小是以间的大小和间数的多少来定的。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因此,建筑物的开间一般为单数,而且以开间越多为等级越高。
仿古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
仿古建筑材料设计。中国传统建筑主要采用砖木结构,这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耐火耐腐能力差,使用年限不长,安全隐患大。一方面,现代木材资源紧张,大规模地使用木料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所以材料的设计也是仿古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可以用现浇混凝土做柱,其外包裹木工板,再打磨上漆,这样既满足了木柱的视觉效果,又节约了木材,增强了强度。而大型塔式、殿式仿古建筑则完全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来形成建筑物主体,其外采用清水混凝土勾缝或是采用仿古砖贴面来实现古色古香的视觉效果。

如何保护不需要维修的部位
檩子的墩接
一般的脊檩、金檩腐烂后是不能墩接的,因为这些檩整体都是承力点,肩负着上部所有椽、望板、灰背等的重量。但是檐檩不同,它搭在墙体正上方,下面不仅有墙体、檐柱,还有斗拱等分担重力,所以檐檩是可以分段墩接的。在墩接檐檩时,要注意搭接方式,一般不用抄手榫、巴掌榫,而采用的疙瘩榫的方式,但榫头插入部分要尽量加长,不能少于40厘米,而且必须将墩接点设置在斗拱坊的正上方,这样才能将承重力分散,使两段木件尽量结合均衡受力。墩接时注意在榫卯结合部位加注白胶,墩接处也可以加铁箍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