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乳饮料的另一代表作是小洋人在2003年推出的“妙恋”,初次将果汁与牛奶有机结合,这一创意后被娃哈哈于2005年推出的营养快线发扬光大,2011年销售额突破150亿元,2013年突破200亿元,到2017年底累计销量504亿瓶,产值超过1200亿元。复合蛋白饮料则以银鹭花生牛奶为“扛把子”。1985年,银鹭推出三片罐装的花生牛奶,2003年力乐装花生牛奶上市,当年销售额仅为1.6亿元。随后,PET装花生牛奶的诞生以及叶茂中团队介入成为转折点,银鹭花生牛奶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到2013年银鹭花生牛奶市场占有率达到79%,全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
在这群“搅局者”中,脉动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2003年的“非典事件”催生一批具有补充***作用的营养素饮料迅速崛起,达能脉动、娃哈哈、农夫山泉尖叫均在此列,脉动当年销售额约为7亿元,销售额达到3亿元。此后脉动一马当先,2013年~2015年期间,脉动在中国的终端零售额分别为67亿元、86亿元、98亿元,而同期的尖叫只有约23.5亿元(2014年数据)。但2016年之后,脉动的车轱辘遇到一些颠簸,达能也开始着手这一大单品的方向性调整,2017年推出更加强调“功能化”的瓶装脉动炽能量,2018年则直接闯进鸿牛的领域,以“能量饮料”***的罐装炽能量铺货,两个百亿级别的大单品迎来正面竞争。
一杯中产特饮的名字,往往彰显了它的野心和格调。所谓概念化营销,先从抽象取名开始。
中产特饮的取名都有自己独特的选名库,这就跟佛罗伦萨不叫佛罗伦萨非要叫“翡冷翠”是一个道理。甭管是老牌的东方树叶,还是星巴克的麦芽雪冷萃,单从它们的遣词造句就不难看出,这都是和郭敬明共用的一个词库。
燃茶,又叫乌龙玄米茶。我们完全不需要知道茶到底是什么燃的,以及玄米到底是不是一种米,只需要看它包装上大写加粗的“不含糖、无脂肪、无卡路里”,就有人会乖乖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