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污水的三级处理
经二级生物处理后,其出水一般含有:BOD30mg/L左右,COD60mg/L左右,NH315-25mg/L,P3-8mg/L,SS30mg/L左右,以及***、***等,必须经过处理,否则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对鱼类,农作物、淡水水质及处理成本等带来影响。⑤集水池水位保持正常,检修时不得利用水泵在工作水位以下运行水泵,抽排剩水。
三级处理的方法包括:砂滤、混凝、微滤、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消毒、活性炭吸附、脱氮除磷等。
2、部分深度处理工艺
A 悬浮物的去除
1)颗粒粒径:二级出水SS是以1um~1mm的生物絮凝体和未被絮凝的胶体物质。一般通过混凝、砂滤、微滤和反渗透去除。
2)混凝沉淀:通过投加混凝剂,并经快速搅拌混凝,慢速搅拌絮凝,使微小颗粒和胶体物质脱稳而凝聚,成为较大颗粒絮体而沉淀去除。
B 溶解性有机物去除
1)活性碳吸附:活性碳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细小的孔隙,能吸附有机物,***离子等。
2)O3氧化处理:对二级处理水进行以回用为目的的处理,力求去除污水中存在的有机物、色度和杀菌、消毒。
C 溶解性性无机盐的去除
危害:具有腐蚀性,易结垢,SO42-还原产生H2S,造成土地板结和盐碱化。因而出水回用和农用前要求脱盐。 脱盐技术: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
工艺选择的原则
工艺方案的选择对于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确保处理效果和降低运行费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结合设计规模、污水水质特性以及本项目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技术,遵循的原则如下:
技术成熟可靠,对进水情况有很好的针对性,处理效果稳定,保证长期连续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基建***合理,运行费用低,工艺控制调节灵活。
选定设备***、可靠,适当提高自动化程度,便于实现工艺过程的自控,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费用。
整体工艺协调优化。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占地。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