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配重块的发展与历史
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极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配重铁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配重块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用范围。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管道。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配重铁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配重块铸件加工的特殊要求
因此在机器制造业中用配重铁方法生产的毛坯零件,在数量和吨位上迄今仍是特别多的。配重块真正的发展要从20世纪以后,随着技术的提升,对于配重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对铸件的物理性能也越来越好,具有更好的机械加工性能。配重铁生产经常要用的材料有各种金属、焦炭、木材、塑料、气体和液体燃料、造型材料等。所需设备有冶炼金属用的各种炉子,有混砂用的各种混砂机,有造型造芯用的各种造型机、造芯机,有清理铸件用的落砂机、抛丸机等。还有供特种配重铁用的机器和设备以及许多运输和物料处理的设备。
不同领域的配重铁生产流程和应用
还有电梯的配重块,一般拉货的车辆,货物过沉,要在车头放入配重铁来保持平衡;我们日常使用的固定电话听筒里也都普遍使用配重铁来增加手感重量等等。
配重铁更广泛应用于小家电和玩具等领域。
这些领域配重铁的有的是为了保持自身的平衡稳定,有的则是为了弥补产品本身重量过轻起到增加重量及手感的作用。同时这些领域应用配重铁有时也是一种更合理的设计选择和更经济的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