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


漏电继电器的有点
容易实现大容量化
一般形式的电流型漏电开关和漏电继电器,总是将漏电检测元件—电流互感器申联在主回路中,三根或成四根导线均要通过互感器,导线越粗,则电流互感器的尺寸就越大。而中性点按地式漏电开共、漏电继电器,将电流互感器移到了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上,仅有一根接地线通过电流互感器。这样,电流互感器就不需要很大,并且它与变压器容量基本无关,主要决定于主开关的容量。所以,中性点接地式漏电开关、漏电继电器容易实现大容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