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低于民办和公建养老院
失能半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是目前养老服务需求蕞迫切,也是养老护理服务难度大的三个 群体。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刚需,也是我国养老服 务机构应该优先予以保障和满足的养老服务需求。从 调查的结果看,目标入住人群为“面向社会上的失能 老人”的养老院占 50.6%,超过了养老院总数的一 半。公建民营养老院和民办养老院以失能老人为主要 目标人群的比重,分别为 63%和 73.5%,远远高于其 他人群。但是,公办养老院以失能老人为主要目标人 群的比重仅仅为 25.8%。大量的其他调查也说明,一 些民办养老院实际入住的老人中失能老人所占比重甚至超过 80%,民办养老院和公建民营养老院入住的失 能老人比重远远高于公办养老院。
公办养老院以五保户和孤寡老人为主要目标人群 的超过 80%,这同公办养老院承担着***的“兜底”职能是分不开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多份研究报 告中提出,公办养老机构的这一职能***必须调整。
公办养老机构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建设成医养 结合型的、面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专科”型养老机 构,***为“三无”和“五保”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老人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 的供养、护理服务。也就是说,公办养老机构的职能 只保留原兜底对象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服务托 底;原来兜底对象中能够自理的老人,***完全可以 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鼓励他们入住民办养老机 构,也可以采取发放养老服务补贴的方式鼓励他们居 家养老和社区养老。
养老院院长***的变化
调查发现了两点,一是拥有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院长,合计达 70.2%,这说明养老院院长的 总体文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说明养老院院长这支 ***的整体文化素质是不错的,是发展我国机构养老 可以依赖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养老院院长的年龄结 构,虽然近 70%的院长年龄在 36~55 岁,但出现了“两极化”现象,其中一极是好的迹象,25岁以下年龄 组尽管人数不多,但说明文化程度高、具有一定*** 背景的年轻人开始涉足养老服务领域,并担负起养老 院院长的重担。另一极则是令人忧虑的现象,61 岁及 以上年龄组的院长所占比重达到3%,这种情况主要出 现在个别民办养老院。实际上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 个别养老院院长已经七十多岁。因而,养老机构、政 府和有关部门都要有意识地加强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者 的培养、培训和人才储备工作。
入住养老院老人的情况
在调查的332位院长所在的养老院中,入住有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院有306家,占全部被调查的养老院 总数的 92.2%,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总数为 22595 人; 平均入住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为73.84 人,平均占入住 老人总数的 63.6%;每家养老院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 数在 1 人到 380 人不等,占入住老人总数的比重在 1.5%和100%不等。可见,不同养老院入住失能半失能 老人的多少和所占比重的差别是很大的。
在被调查的养老院中,有 303 家养老院入住有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收住有高龄老人的养老院占全 部被调查养老院总数的 91.3%,入住高龄老人总数为 19 270 人;平均入住的高龄老人数为 63.6 人,高龄老 人数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比重平均为 44.09%。其 中,入住高龄老人少的养老院只有 1 人,多的则 达 400 人,高龄老人数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比重,则在1%和100%之间不等。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公办养老院、公建民营养老院和民办养老院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的情 况,存在相当大的差别。从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情况 看,116 家公办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 51.31 人,平均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 34.35%;27 家 公建民营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 107.70 人,平均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 61.36%;163 家民办 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84.26 人,平均占 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60.10%。
从入住高龄老人的情况看,118家公办养老院平均 每家入住高龄老人45.50 人,平均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 的33.03%;28 家公建民营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高龄老 人94.29 人,平均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50.18%;157 家民办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高龄老人71.73 人,平均占 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51.31%。入住的高龄老人所占比 重高的是民办养老院,公建民营养老院稍低一点,公办养老院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