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时,已经嗅到碳酸饮料下滑趋势的可口可乐也开始在中国密集推出非碳酸饮料产品:1998年的“天与地”、2001年的“岚风”女性蜂蜜茶饮、2002年的“阳光”果茶以及与雀巢联合推出“雀巢冰爽茶”、2005年的“清本”“清妍”男女版本“茶研工坊”系列茶饮料、2008年的“原叶”茶饮料……但可惜的是,这些产品无一成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通通销声匿迹,不过可口可乐做茶饮料的心未死,2018年还推出了新的茶饮料品牌“唷!茶”和“淳茶舍无糖茶饮料”,紧跟品牌年轻化、健康化的消费潮流。
此外,在“颜值至上”的时代,产品包装等外观设计也将为产品提供更多附加值,帮助企业实现新的增长。好的包装除了视觉效果外,还将成为产品品质的背书。而且,现在一些企业也希望加强外观与消费者的互动来彰显产品的社交属性和个性。节日版的包装也为产品的日常营销创造更多机遇。
继中产阶等水果自由之后,何时实现中产等级饮料自由也被大家热议讨论。
中产等级饮料,即在日常饮料中加入些并不一定被证实过的“有益健康”功能,凭借闻所未闻的概念,低调奢华的包装,纯自然无添加的配方,甚至是或欧美或新西兰的原产地构成的好的饮品。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快速判断一款茶饮是不是中产等级特饮?
首先看名字。除了茶饮原料如矿泉水之外,另有其他概念新名字的,如苏打、气泡等,一般都是中产特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