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过程中型腔的抛光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关系到模具的质量和寿命,也决定制品质量的好坏。掌握抛光的工作原理和工艺过程,选择合理的抛光方法,可以提高模具质量和寿命,进而提高制品的质量。
1、抛光过度
在日常抛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抛光过度”,就是指抛光的时间越长,模具表面的质量就越差。发生抛光过度有二种现象:即是“橘皮”和“点蚀”。抛光过度多发生于机械抛光。

由于在钢材中有些非金属的杂质,通常是硬而脆的氧化物,在抛光过程中从钢材表面被拉出,形成微坑或点蚀,产生“点蚀”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抛光的压力过大,抛光时间过长。
(2)钢材的纯净度不够,硬性杂质的含量高。
(3)模具表面生锈。
(4)黑皮料未清除。
作为一个机械设计工程师,在设计的零件需要用到热处理的时候,需要做到消除材料的铸造应力,提高零件的切削性能、刚性、耐磨性能等。对大部分零件的热处理要求都是围绕以上三个大的方面在设计,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工程师设计需要热处理零件的方法。
1、退火,拿到铸造毛坯后,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退火。退火的目的就是消除铸造残余内应力,提高零件的切削加工性能,当然也有一些厂家这里不做退火,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往往以延长铸造冷却的时间来到底去除部分内应力的目的,这也算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但是按正规的方法,铸造后的零件毛坯是一定要做一次退火处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