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锥形封头的基本信息
封头具体的生产工艺是进料—理化—下料—热锻成型—热处理—检验—精加工—成品检验—标识—成品检验。使用锥形封头,由于它的形状为锥体,其主体部分在内压作用下,薄膜应力发生在大端。锥体和圆筒部分连接处,由于几何不连续性,曲率半径突变,因此该处会产生较大的横向推力,引起较大边缘应力,容易发生弯曲,因而需要加强。
对于锥形封头的大端,轴向弯曲应力则属于主要控制因素,且属二次应力,所以应力强度控制在内。而对小端,由于小端与圆筒连接处的应力状况主要为平均周向拉应力和平均径向压应力,属局部薄膜应力,所以应力强度可以控制在内。锥形封头局部薄膜应力可能会出现超出其边缘效应的分布范围,因而为了确保安全,取应力强度控制在以内。对大端,任何情况下加强段的厚度不得小于相连接的锥壳厚度;对小端,任何情况下加强段的厚度不得小于相连接的锥壳厚度。
(1)根据锥形封头的类型、规格、材质,可采用整板或拼板经冷冲压、热冲压、冷旋压、热旋压、冷卷、热卷等方法成形;也可分瓣成形后再组焊成锥形封头。
(2) 锥形封头加热炉的炉内气氛应呈中性或弱氧化性,加热的火焰不宜与工件直接接触。
(3) 铝锥形封头热成形时,加热温度一般不宜超过420 oC。当工件温度降至300 oC以下时,不宜继续热成形。
(4) 钛锥形封头应尽量采用热成形,如成形温度低于300 oC,冷成形后应尽量采用热校形。
常用的锥壳半顶角α有30°、45°和60°三种。对于锥壳大端,当锥壳半顶角α≤30°时,可以采用无折边结构; 当αgt;30°时,应采用带过渡段的折边结构,同时大端折边锥壳的过渡段转角半径r应不小于封头大端内直径D,的10%,且不小于该过渡段厚度的3倍。而对于锥壳小端,当锥壳半顶角α≤45° ,可以采用无折边结构;当αgt;45°时,应采用带过渡段的折边结构,同时小端折边锥壳的过渡段转角半径r,应不小于封头小端内直径D的5%,且不小于该过渡段厚度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