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游泳池水循环有如下三种方式 :
逆流式:
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底的给水口或给水槽送入池内,再经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水槽取回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水,进行净化(加药、过滤、加热和消毒)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这种循环方式的优点是布水相对均匀。(二)设计依据(1)《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规程》CJJ22-2008(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50242-200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4)项目方提供的地质资料:气象温度。表层漂浮物可随水流祛除,但它对建造的要求较大,管路沿程损失也较大,并需要建造平衡水池,相对建造成本较高,当池沿平整度不均匀的情况下,池水会出现短路的现象(即处理后的水未经使用就直接回到了水处理设备)。
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一)设计原则
1、能满足甲方对于工程水净化循环使用要求;
2、运行简单,操作可靠,设备性能稳定;
3、处理程度高,并尽可能采用节能的处理技术;
4、无二次污染源;
5、治理后水可直接达到回用做为游泳池用水;
(二)设计依据
(1)《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规程》CJJ22-2008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50242-2002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4)项目方提供的地质资料:气象温度;地下水位;地质。
(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11册)
(6)《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7)《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1—5册)
(8)《中水道技术》
(9)《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2002)
(10)《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 14:2002)
(11)《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
(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50015-2003)》
(13)《建筑给水硬聚***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CECS41:92)》
(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15)***有关设计规范;
(16)企业技术要求及有关资料;
(17)游泳池初次充水(含游泳池泻空后重新充水)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6)的规定。游泳池回水浊度lt;20,游泳池布水浊度lt;5。
(18)本单位所做的实验研究、工程经验和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研究;
(1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及相关图纸资料。
(20)CJ244-2007《游泳池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