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艺特点:
1、 前期处理简单:只需除锈去污去疲劳层即可。
2、 送粉:采用***气送粉,送分精度要求低,可以有一定的倾斜度。这样就允许手工操作,对于金属修复比较适用。
3、微束等离子稳定性好:微束等离子的稳定性好,熔池的形成也易于控制,敷材与机体融合充分,区域过度较好。
4、 加热和冷却速度低于激光:熔融状态维持时间长,有利于金相***均匀形成,排气浮渣较好,在粉末喷出过程中就已经加热,且有***气和离子气的保护,所以熔覆层均匀度更好,气孔夹渣等缺陷更少。
5、 材料选择:等离子加热方式对材料限制少,材料选择更广泛,对碳化物,氧化物的熔覆更容易一些。
等离子熔覆表面改性技术是在金属表面通过按照程序轨迹运行的等离子束流在高温下通过同步送粉方式获得优异性能的、冶金结合的、低成本的表面工程技术,它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其技术优势在于能够在金属零件表面快速依次形成与弧斑直径尺寸相近的熔池,将合金粉末同步送入弧柱或熔池中,粉末经快速加热,呈熔化或半熔化状态与熔池金属混合扩散反应,随着等离子弧柱的移动,合金熔池迅速凝固,形成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涂层。
本文通过在20Cr钢基体表面熔覆一层高性能的Fe基合金粉末制备试样,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EMPA)以及显微硬度计等实验设备对熔覆层和热影响区的***、相组成、显微硬度等进行了分析测试,通过实验结果结合金属学理论对等离子熔覆凝固和相变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通过热力学判据分析粉末配方中的成分可能发生的主要反应结合试样中C、Cr含量利用Cr-C二元相图和Fe-Cr-C三元相图分析M7C3和M23C6的形成的可能性和形成原因及形成过程。根据分析结果,M7C3是在1755℃以下产生的,温度降至1576℃以下时发生包晶反应生成一次M23C6,由于扫描顺序的原因,后面熔覆的焊道会对之前熔覆焊道产生热作用,导致部分M7C3继续分解为二次M23C6
等离子熔覆机,等离子堆焊的日常***:
1.等离子熔覆焊机适合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可以让雨水漏入,周围介质无***及腐蚀性气体,温度不能高于40度以上,空气相对温度不得超过85%,海拔不得超过4000;
2.接通检气开关,电磁阀开通,调节气流量到所需的数值,当调节完毕后,要把开关置于工作位置,气体滞后时间的调节,通过调节电位器的电阻值,改变电容器的放电时间来达到效果。
3.等离子堆焊连接时,焊枪接负极,工件接正极,在位置接好接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