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配重块的发展与历史
配重铁一般按造型方法来分类,习惯上分为普通砂型配重铁和特种配重铁。普通砂型配重铁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化学硬化砂型三类。50年代以后,出现了湿砂高压造型,化学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负压造型以及其他特种配重铁、抛丸清理等新工艺,使铸件具有很高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良好的表面光洁度,配重铁车间的劳动条件和环境卫生也大为改善。特种配重铁按造型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天然矿产砂石作为主要造型材料,如熔模配重铁、壳型配重铁、负压配重铁、泥型配重铁、实型配重铁、陶瓷型配重铁等;一类以金属作为主要铸型材料,如金属型配重铁、离心配重铁、连续配重铁、压力配重铁、低压配重铁等。 配重铁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配重铁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
配重铁产品发展的趋势是要求铸件有更好的综合性能,更高的精度,更少的余量和更光洁的表面。此外,节能的要求和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进入20世纪,配重块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为适应这些要求,新的配重铁合金将得到开发,冶炼新工艺和新设备将相应出现。配重铁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将更多地向柔性生产方面发展,以扩大对不同批量和多品种生产的适应性。
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新技术将会得到优先发展,少产生或不产生污染的新工艺新设备将首先受到重视。质量控制技术在各道工序的检测和无损探伤、应力测定方面,将有新的发展。铸件自浇注冷却的铸型中取出后,有浇口、冒口及金属毛刺披缝,砂型配重铁的铸件还粘附着砂子,因此必须经过清理工序。 配重铁工作者在电子技术和测试手段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将对金属结晶凝固和型砂紧实等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以研究提高铸件性能和内部质量的有效途径。机器人和电子计算机在配重铁生产和管理领域里的应用,也将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