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发展历程及应用全解析
电动式扬声器
电动式扬声器是Ernst W. Siemens (Siemens amp; Halske公司创始人)于1874年1月20日申请的扬声器原型专利。此种扬声器是让带支撑系统的音圈处于磁场中,以便使振动系统保持轴向运动。当时主要用于继电器而不是扬声器领域。(16Hz~200Hz)2、按尺寸分为高音扬声器80mm(3in),100mm(4in),130mm(5in),150mm(6in),200mm(8in),250mm(10in),300mm(12in)等。1877年12月14日, Siemens申请了号筒专利,在一个移动的音圈上面附着一个羊皮纸作为声音辐射器,羊皮纸可以制成指数型锥体形状,这是 一个留声机时代的号筒实型。
1898年,英国Oliver Lodge爵士进一步依照电话传声筒的原理发明了锥盆喇叭,与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喇叭十分类似,这个发明决定了现在99%的现代动圈扬声器的结构Lodge爵士称为“咆哮的电话”。不过这个发明却无法运用,因为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发明了三极真空管,而制成可用的扩大机又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所以锥盆喇叭要到1930年代才逐渐普及起来。导磁板柱又叫T铁,它又可以分成下(后)夹板(与上夹板合称导磁板)和导磁柱两个部分。
又过了整整25年,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广播出现。C. W. Rice 和E. W. Kellogg发表了划时代的文章“新型非号筒式单元”,详细介绍了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利用这个理论设计的Radiola 104音箱风靡美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电动式扬声器的基本原理没有变化,只是改进了设计细节及零件。频响范围动态范围等方面较老产品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动式扬声器以结构简单,音质高,成本低,动态大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主流。


蜂鸣片的构成、原理与辨别
蜂鸣片也叫压电陶瓷蜂鸣片,是压电陶瓷中应用***广的产品之一。蜂鸣片是压电蜂鸣器的主要部件。
蜂鸣片的构成
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蜂鸣片的原理
蜂鸣片是利用压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当对其施加交变电压时它会产生机械振动;反之,对其施加机械作用力时它也会产生电压信号。因此,可以将压电陶瓷蜂鸣片变通作为振动传感器使用。压电陶瓷蜂鸣片受到机械作用力时产生的电压信号很微弱,作振动传感器使用一般应连接电压放大器。高中低频扬声器一般用在***扬声系统中(音响),而一般的电子产品中,如玩具,手机等,一般用的是全频扬声器。
蜂鸣片的质量辨别
用机械万用表可以方便的检测蜂鸣片的好坏,方法是:
将万用表拨至25V档,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蜂鸣片的两面,右手持两只表笔,红笔接近薯片,黑笔横放在蜂鸣片的表面,然后左手拇指与食指用力压紧一下,随即放松,蜂鸣片上就先后产生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压信号,使指针向右摆-回零-向左摆-回零,摆幅约0.1~0.15V。若交换表笔位置后重新试验,指针摆动的顺序为向左摆-回零-向右摆-回零。“购买锁喜爱的东西”这个劝告***直接了当,并且总不会出错,但是如果你同意把“准确”作为扬声器的理想品质,你就会发现下述知识有助于你找到一个好的扬声器。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指针摆幅愈大,蜂鸣片的灵敏度越高,若指针不动,说明蜂鸣片内部漏电或受损。
三大变量
音响系统设计师的工作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听见经过扩声的声音。要在观众区实现均匀覆盖,他们要处理三大变量。包括:——扬声器类型——扬声器位置——扬声器数量。
如果系统设计师获得控制这三大变量的权li,出来的工作效果将是比较好的。如果客户或建筑师定下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系统设计师的工作量减少了,但是声音重现效果将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