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润滑油知识
(一)、润滑油的种类
润滑油主要有合成润滑油与矿物润滑油两种:
1、矿物油
矿物油是在*油提炼过程中,分离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油、*油等等)之后,利用残留在分流塔内的塔底油提炼而成的。
2、合成润滑油
合成润滑油则由*油中的*斯气或天*气分散丙*后,再经聚合、催化等繁杂的化学反应炼制而成的。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基础油的分类
众所周知,润滑油质量80%是由它的基础油的质量决定的,但是关于润滑油基础油的来源和成分的划分,却是一个不简单而且争议不断的问题。早期基础油(即油基)分为矿物油(mineral oil)和合成润滑油(synthetic oil)以及植物油三种。不同厂商出于不同目的也不同地使用着全合成、半合成(这二者很容易混淆)和矿物油的概念。沉淀总沉淀物是指油品中所有不溶于溶剂(如甲ben)的无机物和有机物(ISO10307的定义),是中、重质燃油的规格指标之一。这些名词应该用在产品的分类上,说明成品润滑油是使用什么样的物质成分做为基础油。
但是处于对利润的大化追求而无视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大多数的厂家都不会标出这一重要的指标:润滑油80%是基础油构成的,其余部分为各种各样的添加剂。
1、矿物油基
矿物油基是从*油提炼而成的,也就是*油提出了油气、*油、柴油、煤油、重油之后,接着提炼出矿物油基,后留底的是沥青。矿物油基颜色透明微带浅琥珀色,就像沙拉油的颜色一般。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通常矿物润滑油成本很低,但因矿物油基较容易氧化,虽然现今矿物油都有添加各种进口的添加剂,但使用寿命仍为约六个月。
2、合成润滑油基
合成润滑油基是将矿物油基裂解后,再加以合成,可以得到性质较一致的化学成分,颜色与矿物油基相似为澄清微带浅琥珀色,提炼成本高所以价格昂,但抗*化性良好,是相当好的长效型润滑油,寿命约为十二个月。
润滑油的五大误区
误区1
润滑油宁多勿少
润滑油量少会造成供油不足、润滑不良、导致机械事故。所以加油时不能因怕油量不足而“宁可多加”实际上,油量过多不仅会使曲轴因转动阻力增大而增加动力消耗,而且油液易生气泡、乳化和溢漏,造成润滑不良。
误区二
黏度大的润滑油比黏度小的润滑油对发动机有利
润滑油黏度等级越高,会造成润滑油泵的泵送性能差,流量减少,并使其润滑性、洗涤性和散热性变坏,易使机件产生半干摩擦,引起烧瓦、抱轴等故障。
误区三
用高粘度的润滑油可解决发动机工作无力和窜润滑油问题
发动机工作无力、费润滑油和窜润滑油现象是发动机技术变坏的外部特征,‘用高粘度的润滑油可解决上述问题’的依据不足。相反,会是发动机的启动阻力增大,润滑性能恶化,加剧机件的磨损。
误区四
一成不变的按机器要求的用油等级换油
机械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油等级是针对一般工况而言的,在机械换油***的实践中,还要考虑实际的使用条件,如果实际使用条件比规定的适用条件苛刻,则应(通过实验)选用高一档的油品,或适当的缩短换油周期。
误区五
润滑油变黑就说明润滑油已变质
润滑油,为改善其润滑性能都添加了适量的各种添加剂。加有清净分散剂的内燃机械润滑油在使用不久后变黑属正常现象,不能认为“油已变质”而轻易更换;加有添加剂的润滑油往往会使轴承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变黑,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因此我们在确定润滑油是否已变质时,不能单凭视觉做判断,要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好按规定量加油,在每次开车前都要检查润滑油量,保证润滑油不能太多或太少。有条件时应对油料进行检测化验,做到按质换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