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oudEngineS5731-H系列交换机
产品型号和外观
CloudEngine S5731-H系列交换机包括如下款型:
产品特性和优势
更敏捷地实现丰富业务特性
该系列交换机具备融合AC的功能,支持管理1K AP,可节省用户额外购买AC硬件的费用;同时,有线无线深度融合突破了外置AC转发性能的瓶颈,从容面向高速无线时代。
该系列交换机支持统一用户管理功能,屏蔽了接入层设备能力和接入方式的差异,支持802.1X/MAC/Portal等多种认证方式,支持对用户进行分组/分域/分时的管理,用户、业务可视可控,实现了从“以设备管理为中心”到“以用户管理为中心”的飞跃。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
该系列交换机提供高品质的QoS(Quality of Service)能力,具备完善的队列调度算法、拥塞控制算法,创新的优先级调度算法和多级队列调度机制,能够对数据流实现多级的调度,从而满足企业不同用户终端、不同业务种类的服务质量要求。
组网应用
CloudEngine S5731-H系列交换机作为新一代盒式千兆接入交换机,具备大表项、大缓存,确保突发业务流量不丢包,支持有线无线深度融合,统一的设备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统一的业务管理,可以作为大型园区网络的汇聚/接入设备,企业分支和小型园区的核心设备,组建业务易扩展、易管理、高可靠的企业园区网络。因为即使相同参数的交换机,这几个品牌的交换机数据处理能力也比杂牌的要强很多。
网络监控交换机如何选型
华为交换机指示灯含义华为交换机指示灯含义:
1 电源模块指示灯:PWR1
常灭:未通电。
绿色常亮:正常供电。
黄灯常亮:可能是如下原因引起,双电源模块配置时:
电源槽位1的电源模块在位但开关没开。
电源槽位1的电源模块在位但电源未接通。
电源槽位1的电源模块故障。
2 电源模块指示灯:PWR2:常灭(除核心交换机s7706外,其他华为交换机均采用单个供电模块,因此,PWR2灯常灭)
3 系统运行状态灯:SYS
常灭:系统未运行。
绿色快闪:交换机启动中 或 系统通过USB升级中。
绿色慢闪:系统正常运行。
黄灯闪烁:USB升级后,设备重启完成后SYS灯黄灯*闪烁,表示设备升级成功,应可拔出U盘。
红色常亮:风扇、温度异常告警,或设备注册后系统不正常运行。
红色闪烁:插入U盘后系统无法升级,出现错误。
4 Status模式状态灯:STAT
常灭:表示未选择选择Status模式。
绿色常亮:表示已选择Status模式(默认模式),默认模式下业务接口指示灯正在指示接口链路连接。
5 Speed模式状态灯:SPED
常灭:表示未选择Speed模式。
绿色常亮:表示已选择Speed模式,业务接口指示灯暂时用来指示接口的速率,45s后自动***到默认模式(Status)。
6 Stack模式状态灯:STCK
(说明: V200R003C00之前版本的指示灯状态及含义。)
常灭:表示没有选择Stack模式。
绿色常亮:表示业务接口指示灯暂时用来指示设备堆叠信息,45s后自动***到默认模式。
绿色闪烁:在进行模式切换操作时表示本设备为堆叠主设备或***未进行堆叠的设备。
Stack模式状态灯:STCK
(说明: V200R003C00版本及以后版本的指示灯状态及含义。)
未进行mode切换操作时(默认状态):
常灭:表示本设备为堆叠备或堆叠从设备或未使能堆叠功能的设备。
绿色闪烁:表示本设备为堆叠主设备或已使能堆叠功能但***未进行堆叠的设备。
进行mode切换操作时:
绿色常亮:表示选择Stack模式,本设备为堆叠备或堆叠从设备,此时业务接口指示灯暂时用来表示本设备的堆叠ID。
绿色闪烁:表示选择Stack模式,本设备为堆叠主设备或***未进行堆叠的设备,此时业务接口指示灯暂时用来表示堆叠主设备的堆叠ID。
(45s后自动***到默认模式。)
7 模式切换按钮:MODE
按钮按一次则切换到Speed模式,此时业务接口指示灯暂时用来指示各接口的速率状态。
再按一次则切换到Stack模式,此时业务接口指示灯暂时用来指示堆叠ID。
再按一次则***默认状态,即STAT灯亮绿色。
【当超过45s没有按动按钮,则模式状态灯自动***为默认模式(STAT灯亮绿色,SPED灯常灭、STCK灯常灭或绿色闪烁)。】
8 Mini USB接口指示灯
绿色常灭:表示Mini USB接口未使能,调试接口已使能。
绿色常亮:表示Mini USB接口已使能。
当Mini USB接口指示灯绿色常亮时,调试接口指示灯常灭。
9 调试接口指示灯
常灭:表示调试接口未使能,Mini USB接口已使能。
绿色常亮:默认状态,表示调试接口已使能。
当调试接口指示灯绿色常亮时,Mini USB接口指示灯常灭。
10 ETH接口指示灯
常灭:表示ETH接口无连接。
绿色常亮:表示ETH接口有连接。
绿色闪烁:接口在发送或接收数据。
交换机背板带宽和交换容量的区别?
背板带宽=交换容量,其实都是由交换芯片决定的,上面说什么背板带宽由机框式交换机的无源背板走线和连接器决定的都是搞笑的。【当超过45s没有按动按钮,则模式状态灯自动***为默认模式(STAT灯亮绿色,SPED灯常灭、STCK灯常灭或绿色闪烁)。首先说明白什么是整机交换容量,整机交换容量其实就是你的交换芯片(如博通多用于机框式交换机的jericho及多用于盒式交换机的trident)或者像思科自研的fabric芯片能提供的带宽。也被称为背板带宽。注意背板带宽由芯片决定而不是什么物理连接器PCB走线之类的……比如我一个trident2+芯片能提供1280G带宽,那我就可以用这个芯片轻松做一个48个万兆接口6 个40G上行接口的1U交换机出来,并且线速转发(实际上用720G的型号就可以了,1280G可以做出像华三的6800-4C)。如果我还想做机框式交换机,那么线卡上要有交换芯片,但是为了保证跨板线速转发,那我前面板所有接口的带宽之和须等于板卡之间内联口带宽。那我做个36端口40GE线卡就需要2.88T的带宽,Jericho芯片好像没这么大的,所以一张线卡得放两个交换芯片,每个芯片(jericho提供720G面板接口带宽)分别负责18个接口的转发。
那么问题来了,首先,我这一张线卡上的两个jericho芯片上的接口如何通信?
其次,然后比如我一台机框有8张线卡,如何实现跨板全线速转发?
早期的方式是像思科6500华为7700华三7500这种比较老的没有***交换网板的架构叫crossbar,在引擎上放几个交换芯片,这几个交换芯片一般就没有面板接口了(6500貌似有)而纯用于线卡之间的内联。例如,如何一款交换机有24个端口,背板带宽=24*1000*2/1000=48Gbps。所有线卡与引擎上的交换芯片互联,意味着所有跨板卡流量必须经过引擎!这种架构的缺点是引擎上既要有控制平面的器件如cpu内存啥的,又要放交换芯片,所以空间实在有限,思科6500的sup2T提供了2T带宽每张引擎,那么分给6506的5张线卡就只有每槽位400G带宽了(好像2T还有前面板口,那实际都到不了400G),双引擎4T带宽分给6509的7张线卡也是捉襟见肘。所以总而言之crossbar架构的交换机完全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数据中心动辄24甚至36*40G线卡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CLOS架构,这就需要交换网板出马了,交换网板上用的博通FE芯片带宽高,比如高达3.6T的FE3600,但只有***基本的转发功能因为各种feature都是在线卡芯片上实现的,网板只需要线速转发。每一块线卡上的芯片都会跟所有网板上的芯片互联,这就是CLOS架构。另外需要提一下博通DUNE芯片是会把报文切割成信元负载到每一块网板上芯片上的真正无阻塞。
引擎从此只是纯控制平面不再负责业务数据转发,引擎上的交换芯片被移到了***的交换网板(思科叫fabric)上。6Stack模式状态灯:STCK(说明:V200R003C00之前版本的指示灯状态及含义。后来很多厂家的引擎都变成半宽了因为芯片少了嘛。所有线卡与交换网板互联,所有跨板流量甚至同板卡跨芯片流量都要经过交换网板,交换网板因为可以设计多张就像是一个带宽巨大的总线,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扩展性。比如后面图中的cisco N9508可以在6张交换网板中一共放置12个3.6T带宽的交换芯片,为每槽位提供高达5.4T交换容量,足以承受36×100G板卡的巨大流量。而16槽位的交换机则可以通过增加交换网板上的芯片来成倍的扩容整机交换容量,以满足更多高密度的线卡的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思科自6500之后也要推出CLOS架构的N7K和6800系列,甚至后来N7K都落伍了(应该是fabric card的带宽无法继续扩容了)为了参数跟得上友商又出了N77。一代经典6500确实廉颇老矣,不过在吞吐量不大的园区网用用还是足够的。
整机交换容量特别高确实没有意义,特别是很多中端机框交换机只提供8*40G线卡倒是整机交换容量标称几十上百T的就是搞笑的。*对于OC-48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468MppS。还有几百上千T的数据都是根据未来支持的56G Serdes算出来的“这个机框未来能够支持的容量”,没有实际意义。真实的整机交换容量=量产了的交换网板满配所提供的交换容量。但是交换容量太低直接影响整机端口密度。
***后,机框式交换机除了上述两种架构,其实还有一种full mesh的架构,一般多用于3-5槽位的中端产品,这种产品引擎上没有交换芯片也没有交换网板。汇聚层:性能比接入交换机要求要高,这点也非常好理解,我们可以选择带千M上传口的二层交换机。原理是所有线卡芯片之间fullmesh全互联,整机交换容量有限且难以扩展(除非线卡全部升级换代)。
所以你在做产品选型的时候需要关注引擎(crossbar架构)或者交换网板提供的带宽。不同型号会存在差异,这个可以直接去问厂商,一般厂商不会忽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