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做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线的老师要切记的一个基本点,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心理学理论,你用对待成年人的一套思维,你哪怕用的切入点不一样,但是你的路子是一样的话,效果都会非常不好,咨询都会非常辛苦。
很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了一个决定,既然你们都说是因为我,那好,我反正也是不好的,我也不想好了,我就破罐破摔,满足了你们对我的定义和认了你们给我的罪。于是,孩子们在那个时刻,其实是有些负气和不得不、不能不让自己滑向更远的深处的,那种无力感和无助感,愤怒中的父母或许根本体会不到。
家长这个时候,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支持和理解对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而是继续指责孩子,孩子的无力感会更佳增加,于是,孩子或许逐渐会越来越失望,越来越绝望,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把所有问题都归因到幼年期的教养者(大多数指向父母)。这类孩子会觉得既然问题都是父母的,那就让父母赎罪好了。父母对孩子战战兢兢、百依百顺,孩子非常受用。不用再为学习烦恼,不用再考虑人际交往,得过且过,随心所欲,这种状态很好呀,还考虑未来干什么?
父母老了还有退休金,父母的退休金也是孩子的生活保障。所以,这一类孩子不愿意改变,不愿意付出努力,不愿意承担责任,更不愿意迎战困难。心理咨询时,述说自己的委屈,很畅快。控述父母的行为,很尽兴。咨询师只有共情、共情、再共情才能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