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我们的技术研究和资金投入着重在两方面,一是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必要改造和国产化,使之适用于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总体来说,焚烧的成本***1高(是其它工艺的2~4倍),而其它方案的综合成本差异不显著。二是强化末端污染的治理,使之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在这样思想下我们出现两种不同的技术方向,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后续的污泥处置工作成效:
一是以污泥消化为主导的技术方向,但是由于污泥消化设施设计和管理上的复杂性以及使用的规范和标准跟不上实际的发展需要,同时重污水处理,轻污泥处理处置,污泥技术的更新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很多污泥消化设施被放弃使用。减量化原则的具体要求是,通过污泥减量化技术使污泥在体积上减小,从而降低处理处置污泥的时间和费用。污泥消化工艺的应用在我国不能起到在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方面的主导地位。
二、以资源化为主导的技术方向。污泥资源化从技术上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通过技术对污泥进行处理,使污泥由废物变成可用物,可以在根本上解决污泥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在上个世纪中叶我国就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污泥进行机械化堆肥和制砖,烧水泥等各类资源化工艺和技术,但受成本,污泥所含***等因素影响,多数资源化的企***不能持续运营。
从以上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来看,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和加强污染治理是一种尝试和摸索,原则上正确的。但是一味引进不消化吸收,不结合实际,一味强调污染的末端治理已经不符合当前***的要求和实际的情况。我们当前的技术路线值得我们反思。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纵观我国对于污水处理的研究,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对于污水处理比较重视,而较为忽视对于污泥方面的处理。并且由于我国存在的污水处理厂较少,进而产生的污泥量也较少,因此对于剩余污泥的处理一直没有得到较高的重视。
现如今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的产生量急剧加大,在对生活污水处理量加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对于污泥的处理的压力增加。随着城市的发展,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已经成为了一大难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建设。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了“污泥围城”的现象。由于早期的一些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设施和工艺上面存在缺陷,往往是将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分为两个不同的单元进行。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纵观我国对于污水处理的研究,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对于污水处理比较重视,而较为忽视对于污泥方面的处理。对于污水处理单元加以重视从而获得较高的污水处理率,却没有对污泥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管。更有一些处理厂,为了节省费用和时间,直接忽略了对污泥的处理,直接通过简单堆放、填埋以及随意外放的方式将污泥排放出去。由于污泥自然降解的时间较长,前期的污泥没有降解,新的污泥又堆放了过来,并且污泥对于土地和周围环境会产生污染,长此以往,将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限制城市的发展。
已建污水回收水池的改造对于已建污水站的回收水池,由于改造难度太大,可不对回收水池的内部结构进行改造。只对回收水泵进行改造,回收水泵改为螺杆泵,在原有泵出口(至污水沉降罐进口)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出口至污油回收罐,在回收泵正常运行时,由于污泥量较少,可送至污水沉降罐;当池内液位较低、泵吸至上部油层时,可送至污油回收罐中。更有一些处理厂,为了节省费用和时间,直接忽略了对污泥的处理,直接通过简单堆放、填埋以及随意外放的方式将污泥排放出去。需要说明的是,各污水处理站主要进行污泥回收以及污泥浓缩部分的处理,而污泥脱水部分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集中脱水处理,这样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工程***。另外,由于增设了除油罐排泥浓缩以及初期反冲洗水的污泥浓缩,污泥量较多,配合污泥脱水集中处理方式,各污水站需增设储泥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