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做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线的老师要切记的一个基本点,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心理学理论,你用对待成年人的一套思维,你哪怕用的切入点不一样,但是你的路子是一样的话,效果都会非常不好,咨询都会非常辛苦。
同伴的关系
如果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也很容易让孩子厌学,或者遭遇校园霸凌会让孩子害怕去学校,年级越高的孩子,越在意自己在同伴中地位,同伴看自己的眼光,如果孩子在同伴中可有可无,也很容易被老师忽略,孩子没有存在感,也没有去学校的动力。
自我认知
孩子的自我认知的建立很重要,健康的自我认知是:我是的,父母是爱我的,我有自我追求的权利,我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我依然是健康快乐的。我们会发现成绩很差的,调皮捣蛋经常被老师批的孩子不会厌学,因为他们有自我认知,懂得追寻快乐的原则,而一些小时候很懂事,成绩很好,高年级成绩开始下滑的,比较内向的孩子很容易厌学,这类孩子自我认知建立外部环境:比如父母、老师的夸奖,自我认识比较薄弱,这也是易得的高危人群。
心理正常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到处适用的标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界限随时代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变动,是不能确定的。换言之,这种界限是相对的,是相比较而言的。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只有把他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放到当时的客观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通过和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并和其本人一贯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加以比较,才能判断他有无心理以及心理的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