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标识应用
4.3.1供应部物资部门应根据质检部开出的“检验通知单”具体内容为依据,将购进的原材料进行标识,按规定的区域存放,并做好标识。
4.3.2生产车间的半成品按规定存放在指 区域内,并做好状态标识,标识内容包括:生产日期、产品型号、机器编号、当日顺序号。各不同工序之间在指 区域内以指示牌的形式做好状态标识。产品从组装到发货阶段用铭牌、刻印标签等方法进行标识。组装过程中对重要影响产品质量的安装项目进行记录,填写组立自检表。d)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必需的产品特性,包括安全、包装、运输、贮存、维护及环境等。
4.3.3质检处要对处于检验或试验状态的物资或产品进行合格品、不合格品的标识,在所检验或试验的不合格物品上附加不合格通知单,并将不合格品放置在有相应标识的不合格品区。具体内容参照《产品管理规定》
4.3.4对入库产成品在入库时要挂有产品“合格证”进行标识并附有“检验入库单”,成品库接收后要按型号分别存放,并有指示性标记。出库时质检部要对销售出的每台设备做详细记录:包括销售地点、发出日期、设备编号、设备类型。

4.2 参加评审人员
4.2.1 管理评审由公司总经理负责***,管理者代表协助。由认证办做好与评审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
4.2.2 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有:副总经理、各职能部门***。必要时,由总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参与管理评审的人员。
4.2.3 每次管理评审的参加人员,在管理评审计划中做出具体规定。
一、泵超载或不正常振动
3、叶片、导叶或拦污栅上绕有结1 物
4、叶片与动叶外圈发生磨擦
3、消除杂物
4、调整叶片与动叶外圈的间隙或更换橡胶轴承。
4.4 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审核的结果:包括各种审核(内部审核、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的结果;
2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满意的测量结果,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4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合理化建议、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5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
6 可能影响质量兼容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7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8 重大质量事故或改进的建议;